字體大小:

年輕女性當心!20多歲5人中有1人子宮頸癌前病變

年輕女性要注意!根據統計,子宮頸癌前病變年輕個案比例高,不再是中年婦女專有,平均每5例子宮頸癌前病變就有1例發生於20-34歲之間 。而大型研究顯示,台灣流行HPV型別與全球大不同,致癌排行前三名依序為HPV16、52、58 。國內外研究更指出,長期感染HPV16、52、58,癌前病變風險將提高數十倍至百倍 !為了讓更多女性了解預防子宮頸癌的正確觀念和重要性,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年特別邀請人氣演員郭書瑤(瑤瑤)擔任子宮頸癌衛教大使,呼籲年輕女性,預防子宮頸癌可諮詢醫師「施打疫苗+抹片篩檢」,幫助更完整防護,共同守護台灣女性健康,而子宮頸癌疫苗防護力也再突破,目前台灣核准上市的疫苗包括了二價、四價與九價,有3種HPV疫苗幫助防護,與世界同步,將防護力再大幅提升!

圖片來源:by marin from FreeDigitalPhotos.net

防護觀念不足!子宮頸抹片篩檢率低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子宮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長期位居第7位,雖發生率及死亡率均有下降趨勢,台灣每年仍有近1600例的子宮頸癌案例發生,並造成超過700人死亡 。雖然罹癌人數下降,然而可能惡化成癌症的癌前病變患者卻逐年上升,其中超過20%的子宮頸癌前病變患者是年齡介於20-34歲的年輕女性,等於每5例子宮頸癌前病變中,就有1人是年輕女性!年輕比例高,不可輕忽病毒的感染威力!

台灣婦女健康學會副秘書長陳菁徽指出,99.7%子宮頸癌是透過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導致,因HPV傳染途徑主要是性行為,感染情況相當普遍,約80%的女性在一生中都會遭HPV感染。雖大部分感染人體會自行清除,但若持續感染高致癌型HPV,就可能造成子宮頸癌前病變,更甚者進一步惡化成為子宮頸癌。

HPV感染情況如此頻繁,但年輕女性對子宮頸癌防護觀念卻不足!陳菁徽副秘書長表示,台灣30歲以上女性因政府推動免費抹片篩檢20年來累積篩檢率已達到81%,台灣子宮頸抹片篩檢推廣有成,然而,30歲以下的女性抹片篩檢率卻不到20%,在台灣年輕女性癌前病變發生率逐年攀升的趨勢下,對於有性行為的女性,需要持續的進行衛教宣導,陳菁徽副秘書長呼籲,年輕女性除了定期抹片篩檢外,也應追求積極預防方式—施打子宮頸癌疫苗,注意預防子宮頸癌!

長期感染高致癌型HPV 罹癌率大幅提高百倍!

HPV已知有90多種型別,其中高致癌型別佔10多種型別,HPV16與HPV18在全世界造成約七成的子宮頸癌,而根據中央研究院進行萬人大型研究顯示,台灣HPV致癌(子宮頸癌及癌前病變)型別卻大不同,排行前三名依序為:HPV16、HPV58、HPV52。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周宏學說明,HPV16是兇猛易致癌的病毒型,造成了最多的子宮頸癌,但對台灣女性而言,同樣為高致癌型的HPV52與HPV58,更是不可不注意的防疫漏洞。

周宏學醫師表示,一般民眾可能會心存僥倖,覺得癌症不會找上自己,但根據國外研究顯示,長期感染高致癌型HPV16、52、58等,恐導致罹癌率大幅增加數十倍至百倍,女性朋友應該積極預防感染HPV16、52、58,避免造成更大的罹癌危機。

國際子宮頸癌防護新突破 幫助防護力提升

周宏學醫師分享,距離上次子宮頸癌防護研究突破,成功研發出世界第一支可預防癌症的疫苗,已有十年歷史。近年來,防護子宮頸癌國際研究,朝納入更多致癌HPV型別,提高疫苗防護效力為主。終於,在今年有新型子宮頸癌疫苗問世,關於疫苗防護力的部分,周宏學醫師表示,過往二價與四價疫苗主要是預防HPV16、18兩種高致癌型病毒,因為HPV16、18在全世界造成相當比例的子宮頸癌,因此疫苗防護力也能達到七成左右。但是,台灣情況特殊,而在台灣也造成相當比例子宮頸癌前病變與子宮頸癌的HPV52、58卻沒有被包含在過往的防護範圍內。因此,若能將預防範圍擴展,將HPV52、58等幾種高致癌型HPV也納入預防範圍內,疫苗的防護力將提升至9成 。

今年取得衛福部核准上市的新型子宮頸癌疫苗可以預防九種HPV病毒型別,包含兩種低致癌型,HPV6與HPV11,和七種高致癌型,HPV16、18、31、33、45、52、58,根據其仿單顯示,可防護高致癌型病毒造成的子宮頸癌、子宮頸癌癌前病變、子宮頸腺癌、外陰癌及陰道癌癌前病變等疾病,加上已經上市的二價與四價子宮頸癌疫苗,可提供台灣女性更多的選擇。

衛教大使郭書瑤與醫師共同呼籲:疫苗+抹片 完整預防子宮頸癌

為了讓更多年輕女性瞭解預防子宮頸癌及自我防護的重要性,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年特別邀請郭書瑤(瑤瑤)擔任子宮頸癌預防衛教大使,在了解預防子宮頸癌的重要性之後,瑤瑤也在26歲生日前,至診間接種疫苗,以積極預防子宮頸癌的具體行動,呼籲民眾依醫囑施打疫苗再加上定期子宮頸抹片篩檢,遵守雙重防護守則,幫助遠離HPV!
本文作者:台灣癌症基金會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