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嚴重肝硬化:併發肝衰竭恐致命

正常的肝臟外觀就像市場上所看到的豬肝一樣平滑,當肝臟細胞受到病毒、酒精或其他因素的破壞,使肝臟產生纖維化或結節化,外觀變的像苦瓜一般,隨著肝硬化的發生,肝臟無法發揮它原本的功能,隨之產生一些合併症。「我的肝是哪一部分硬化?為什麼我都沒有感覺?」門診診間一位被診斷肝硬化的患者如是問。這是胃腸肝膽科門診裡常被問到的問題,同時也令醫師覺得惋惜。因為肝硬化是可以預防的,它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其併發症的發生通常會進一步損害肝功能與危害生命。肝病堪稱為國病實不為過,因為據估計,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五千人死於肝癌,而每年死於肝硬化併發症者約有四千人之多。每年在衛生署的十大死因統計中,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細胞癌死亡者均名列前茅。B型肝炎帶原者約一成會變成肝硬化。C型肝炎二成會變成肝硬化。酗酒者約一半會變成肝硬化。

圖片來源:by stockimages from FreeDigitalPhotos.net

肝硬化定期追蹤、治療,避免導致肝衰竭、肝癌


肝硬化的原因 : 


1. 慢性B型、C型病毒性肝炎(在台灣最常見的原因)   


2. 酒精性肝病


3. 自體免疫肝炎


4. 鐵、銅沉積引起的肝病


5. 藥物性肝硬化


6. 慢性心臟衰竭


7. 膽汁鬱積肝硬化(膽塞)


肝硬化之症狀:


1.肝血管阻力大 ( 門脈高血壓 ) ,造成食道或胃靜脈瘤出血,吐血或解黑便。也會造成腹水。


2.白蛋白降低,造成腹水或水腫。


3.血液凝固差,易瘀青,牙齦出血,流鼻血。


4.解毒能力差,會肝昏迷,神智不清。


5.抵抗力低,易感染。


6.會長肝癌。


肝硬化之死因:


1.消化道出血:吐血、解黑便、休克。


2.肝昏迷:致肺、尿路感染。


3.腎衰竭:少尿、尿毒增加。


4.腹膜炎、敗血症。


5.肝癌。


肝硬化之程度:


以腹水、 肝昏迷、血凝固、膽紅素、白蛋白來計算


肝硬化之治療:


1.上消化道出血:胃鏡靜脈瘤結紮術、藥物、手術。


2.腹水:限鹽、利尿劑、手術、藥物。


3.肝昏迷:限蛋白質、灌腸、藥物。


4.換肝:肝移植是治療肝硬化之最終辦法,但技術上及肝來源較困難。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1. 戒菸酒。


2. 不亂服用藥物 (成藥、草藥、中藥、偏方):避免增加肝臟負擔。


3. 限制鈉的攝取、控制鹽分攝取(少吃醃製品、罐頭、加工食品):預防腹水產生。


4. 不吃含黃麴毒素的食物(易發霉的食物容易有麴毒素存在): 黃麴毒素與肝癌有關。


5. 每日排便、維持排便通暢、如廁時注意糞便顏色:預防肝昏迷產生 / 觀察是否有早期出血。


6. 每日量體重:腹水的監測。


7. 有食道靜脈曲張時採取質地較軟、容易咀嚼、易消化、不含粗糙纖維的食物。


8. 飲食上建議攝取植物性蛋白質(新鮮包裝完整的豆製品)取代動物性蛋白質(奶類、蛋、肉類):預防肝性腦病變 。


 肝臟疾病一向是國人常見的疾病,也是影響國人健康的重要疾病, 在臨床上,我們常常可以遇到許多患者,尤其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因為沒有症狀,或是檢查幾次都沒問題,就不繼續追蹤,之後產生了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等,而導致憾事發生。所以,對於已經確定有肝臟疾病的人而言,定期追蹤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為一次檢查結果正常,並不代表以後就不會發生問題,這是由於大多數的肝臟疾病多為慢性化,需要長期定期追蹤才能確實掌握肝臟疾病的情況。建議肝硬化患者每三個月、健康帶原者及慢性肝炎患者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及血清甲型胎兒蛋(AFP)、GPT檢查,以便打斷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本文作者:彰化基督教醫院雲林分院健康管理中心張淑媛個案管理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