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小孩不愛說話、過度害羞,小心是「選擇性緘默症」!

小孩不愛說話、過度害羞,小心是「選擇性緘默症」!_圖1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撰文/媽媽經編輯 Reese

這次要討論的是比較特別的議題,很多小朋友在家裡可以正常說話,但遇到陌生人來家中作客,卻立刻躲在爸媽身後,不敢打招呼,或是在學校裡完全不發一語,這有可能是「選擇性緘默症」,意思是人在特定情境下就是「說不出話」,通常發生在2-6歲的孩子身上,而且女生的案例比男生多。

當然,小朋友第一次遇到陌生人、新環境可能是因為怯場、害羞,但如果上學後超過一個月仍然有這種狀況,家長或許要提高警覺,是單純適應不良,還是患了選擇性緘默症呢?

另外,青少年、大人也有可能出現這種現象,根據維基百科,選擇性緘默是一種社交焦慮症,患者有正常説話的能力,不是不想說話,但在特定情境下就是說不出口:

1. 在某些期望說話的特定社交場合(例如學校)持續無法說話。

2. 這狀況影響學習或工作表現、人際溝通。

3. 這狀況已持續超過一個月。

4. 不說話的原因,並不是對語言的不了解或不習慣使用。

5. 這狀況不適合以某些溝通障礙解釋(例如口吃),也不僅於廣泛性發展障礙、精神分裂或其他精神障礙的時候發生。

由於上述情形,患者焦慮時會有以下表現,常常被誤為沒禮貌:難以保持眼神接觸、不笑、舉止僵硬不自然、難以應付需要說話的場合,例如,學校點名、打招呼、說謝謝、道別。患者也可能比常人更容易憂慮,會用戴口罩來掩飾自己心裡的缺陷、對噪音和人群更敏感,感到難以談論自己或感受。

不過呢,選擇性緘默患者在日常生活與學習方面與他人無異,也有積極的呈現方式,例如生性好奇,智力和認知高於常人、對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敏感、有很好的集中力、善於辨別是非,有正義感等等。

家長跟老師可以怎麼做?

如果小孩有選擇性緘默,不要強迫孩子開口,更不要自己離開,硬是留下孩子與不熟的親戚乾瞪眼。父母不要覺得「小孩只是害羞啦!長大就沒事了。」到了青少年時期會更難治癒,家長要趁早期尋求專業的協助,例如語言治療師,因為個案不同,解決辦法也不太一樣。同時,多帶孩子循序漸進的認識親朋好友,漸漸適應外部的環境。

在學校的時候,老師如果強迫孩子發言甚至上台,可能會有反效果,加深孩子的焦慮感;過度關注孩子會導致壓迫,但是直接忽略更不是辦法。

因此,老師可以透過一些不用說話的小任務,例如請學生收考卷、發聯絡簿,趁這時候誇獎他、關心他,建立日常關懷與互動,讓他習慣並知道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找老師幫忙。

另外,也要注意同班同學之間的相處情形,不要等到其他人都已經習慣他不說話了,等到他開始說話,卻引來更炙熱的目光。

其實,很多超級害羞的小孩,也都需要大人循序漸進的引導,慢慢融入社群,師長與父母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需要有耐心的、重複性的告訴他們說話是安全的,當他們的嚮導者,讓他們信任你,就比較容易克服適應新環境的挑戰了!

★本文由《媽媽經》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