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治病關鍵在於免疫機能!專家傳授提升免疫力的最佳方案

治病關鍵在於免疫機能!專家傳授提升免疫力的最佳方案_圖1

作者/和田秀樹 譯者/胡慧文 整輯/黃慧玫 圖片設計/Anita 本文出處/摘錄自時報出版《良醫才敢揭發的醫療真相》

治病關鍵在於免疫機能

根據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發表的研究論文,將近三分之二的癌症發生原因,在於人體維持生命所必要的細胞分裂過程(也就是DNA複製過程)發生錯誤。DNA複製過程經常可能發生失誤,所以癌化的機率與細胞分裂次數正相關。也就是說,隨著人體高齡化,細胞分裂次數多,發生異常分裂細胞的風險也隨之升高,而人體的免疫機能又是隨著年事愈高而降低,讓個體暴露在更大的罹癌風險中。

這時,免疫機能就成為防癌的關鍵。想要預防高齡引發的DNA複製錯誤,以現階段的醫學技術礙難實現,我們只能從整體考量,由提升自身的免疫機能著手,藉此預防異常細胞癌化;萬一癌化,也可望免疫機能足以抑制惡性腫瘤快速成長或轉移,達到防止病情惡化的作用

可是當今的日本,研究人體免疫機能的醫師可說是「稀有品種」。像順天堂大學特任教授奧村康那樣,始終堅持癌症免疫治療研究的醫師有如鳳毛麟角。這也使得「免疫替代療法」在媒體似是而非的曲解下,被醜化為醫療騙術。在日本,「免疫」一詞只要牽扯到癌症治療,就透出陣陣可疑的氣息。

另一方面,只是提高免疫機能,即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癌症發生、變大或轉移,也無法完全清除癌細胞。但如果結合放射線治療,那就另當別論了。

透過放射線照射癌細胞,改變癌細胞的分子結構、阻止照射部位的癌細胞繼續增殖,免疫系統也比較容易殲滅癌細胞。放射線治療的優點,對人體造成侵襲的程度相較之下較低。不像手術必須切開身體,腹腔鏡必須在身體打洞,放射線只是照射患部,身體甚至不會感到發熱。

然而,放射線治療研究在日本也無甚進展。大學醫學院的教授會,通常就只有一名放射科醫師,外科教授卻往往多達十人左右。日本醫學院的體制,讓以揮舞手術刀為第一選擇的教授專橫跋扈,放射線治療研究成為末流。這難道不是因為外科醫師忌憚免疫研究進步會減少罹癌病患,而侵襲性低的放射線治療一旦普及,又會威脅到自己飯碗的考量嗎?

在這裡姑且做一個極端的狀況假設:倘若美國成功開發了一款不傷人體的治癌特效藥,日本的外科醫師會做何反應呢?只怕會緊咬該特效藥在臨床實驗中的些微誤差而開始大作文章,強調該藥如何危險,反對引進日本。

多年前,近藤醫師提倡對乳癌採取「乳房保留治療」,也遭遇到同樣狀況。

讀者當中或許有人不了解何謂「乳房保留治療」,我必須特別在這裡聲明,近藤醫師並非主張對乳癌完全放任不作為,而是針對日本傳統的乳癌手術提出異議。在日本,只要乳癌病灶稍微大一點,醫師就會採取乳房全摘除手術「以絕後患」。但是近藤醫師在《文藝春秋》引用美國的醫學文獻指出,乳癌在發展到一定期別之前,採用乳房全切除的治療方式,與只切除病灶加上放射線治療的局部治療方式,五年存活率是一樣的。此舉卻引發日本醫界群起撻伐,硬是將近藤醫師逐出日本臨床醫療最前線。

近藤醫師曾邀請持反對意見的醫師與他公開討論,卻無人願意出面應戰。這些醫師在二十年後的今天,恐怕還是堂而皇之、繼續大揮其外科手術刀。但在近藤醫師提出「乳房保留治療」的十五年後,當初遭到訕笑駁斥的療法,已經成為日本的乳癌標準治療。

胃潰瘍治療何嘗不是如此?一九七九年,通稱「H2抗組織胺」的「組織胺H2受體拮抗劑」(histamine H2-receptor antagonists)問世後,將原本歸屬外科治療的胃潰瘍,轉變成為單純服藥即可的內科治療。當時日本消化器外科群起反彈的力道,同樣非同小可。

外科醫師的工作就是拿刀動手術,這些動刀的外科醫師卻在日本醫界呼風喚雨,握有絕對權威。他們如果真心為病患的權益著想,那會是全民之福,但是細數往例,不得不令人懷疑他們的「義憤」,其實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與自尊罷了。

漠視心理照顧的日本醫療

那麼,一般人平常該如何提升自己的免疫機能呢?請恕我開出這看似不著邊際的處方,那就是「天天開心」。一個人如果笑口常開,免疫機能自然可以保持在良好狀態。根據大阪癌症中心發表的研究結果,癌症患者在觀賞喜劇時,體內殺手細胞會提升三倍之多,而其問卷調查統計也顯示,患者在緊張、憂鬱、疲勞等六種項目的主觀感受上,都獲得改善。換句話說,對生病的人而言,心理層面的照顧意義重大。但現今的日本醫界並不重視病患的心理需求,專門照顧心理的精神科領域也遭到邊緣化,不被醫界當成一回事。

「精神神經免疫學」(psychoneuroimmunolog y)這門精神醫學,在全球備受矚目。這是一九七五年美國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 y of Rochester)一群醫師,所開創的一門學科,以自律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等所有與「心理」有關的人體生理為研究對象。

美國心理學者、正向心理學提倡人、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的馬丁.塞利格曼(Ma r t i n S e l i gma n )博士,他在著作《 學習樂觀‧ 樂觀學習》(Learned Optimism: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and Your Life)中,談到一則澳洲的研究實驗。

該實驗人員對二十六名鰥夫(妻子因為意外事故或疾病死亡),在喪偶之後的一週和六週分別採血,分析他們體內的免疫機能變化。結果發現,當這些男子心情落入低潮期間,T細胞便無法正常增殖,免疫機能明顯低下。

塞利格曼博士也在書中談到憂鬱症與免疫機能的關係。根據研究機構對三十七位女性進行的追蹤調查,發現她們在人生的重大變動期間,免疫機能全數下降,而在極度憂鬱狀態下,免疫機能更是不堪一擊。

人體的免疫機能不僅關乎罹癌機率,也是擊退細菌、病毒等的重要防護力。健全的免疫力可以保護我們安享愉快生活。免疫機能受情緒影響非常大,但是當今的日本醫療卻輕忽病患心理層面的照顧,這絕對是不容等閒的問題。

治病關鍵在於免疫機能!專家傳授提升免疫力的最佳方案_圖2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