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別陷入憂鬱深谷,中醫師傳授解鬱三招!

報導/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諮詢專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中醫師 謝旭東 
以《女婿大人》、《現在,很想見你》在台灣擁有高知名度的日本女星竹內結子,在家中自縊身亡,震驚全球。因警方在現場未發現有遺書,且當天仍與家人共進晚餐,對於她為何走上絕路,仍在詳細調查中。但有日媒透露,竹內結子疑似有產後憂鬱跡象,猜測可能為輕生原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998年世界衛生報告中提出,憂鬱症、愛滋病、惡性腫瘤並列為21世紀三大常見疾病。另外,2005年在全球疾病負擔研究中,使用失能調整人年(DALYs)綜合評估方法指出,預估到2030年,憂鬱症將超越癌症,成為造成人類失能的健康殺手第一位。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以台灣人憂鬱症量表做兩萬多人社區人口的調查發現,15歲以上,8.9%有中度以上憂鬱、5.2%有重度憂鬱。65歲以上,8.4%重度憂鬱;其次,15-17歲,有6.8%重度憂鬱,估計憂鬱人口逾百萬。

這麼多的憂鬱症人口,但是實際接受治療的比例仍顯不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中醫師謝旭東表示,憂鬱症影響的不僅僅是個人生活品質及工作生產力,還會對讓親友們擔憂,不可不慎!

你憂鬱了嗎?憂鬱症能自我檢測嗎?

謝旭東說,目前憂鬱症沒有任何臨床公認的檢測可做。也就是說,沒有任何檢查可以確定你是否罹患憂鬱症。不過,可從平時的情緒、思考、意念、身體症狀作為簡易診斷的參考

若常有失眠、嗜睡、厭食、暴食、疲憊、悲傷、無助、自責、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等,這些憂鬱情緒,如果超過2週以上,甚至好幾個月,就可能患有憂鬱,不治療恐怕會壓垮身心健康。

謝旭東提到,中醫認為,心身為一體,將有形肉體與精神心理連貫為一個完整的系統。而當情緒出現問題也代表著身體臟腑功能出現不平衡。從中醫角度來看,之所以有憂鬱問題,問題出在「肝」,想抗憂解鬱必須從此下手
別陷入憂鬱深谷,中醫師傳授解鬱三招!_圖2

中醫看憂鬱症,治療會怎麼做?

「肝」是中醫認為影響憂鬱症最重要的臟腑。不同於西醫所指的「肝」,限於單一器官,中醫看「肝」,也跟神經系統、韌帶組織、甚至身體心情通暢有關,保持心情愉快、身體放鬆,是養肝的第一法門

謝旭東說,如果心情不好時,有揪在胸口的感覺,稱為肝氣鬱結。因此,會優先採用疏肝理氣的藥物來改善。而肝氣鬱結時,能吃就是福!有些經前症候群患者,會特別想吃東西,能平復暴燥心情,因為吃東西本身就有放鬆效果。

在五臟與五行的對應關係中,肝屬木,脾屬土,而「肝木克脾土」,當肝氣鬱結時,也會抑制脾臟的消化功能,減低食慾,形成惡性循環。有些患者是什麼都吃不下,而兩眼無神,反而需要先從「健脾」改善

中醫「憂鬱症」的辨證論

在中醫的辨證論治上,憂鬱有「實症」—肝氣鬱結、氣鬱化火;和「虛症」—陰虛火旺之分。

1. 肝氣鬱結:常見的抑鬱,會出現胃口不好或消化不良等症狀,拖久了可能會形成氣滯血瘀,時時刻刻都覺得胸口有東西,如長期性胸悶,可採用「活血化瘀」的藥來改善,如丹參、鬱金等

2. 氣鬱化火:容易出現急躁、情緒緊繃、頭痛、壓力大的症狀,一點小事就容易發脾氣,會用「瀉火」的藥,如黃連、龍膽草等

3. 陰虛火旺:病人常表示「睡不好」,整晚難以入眠,心煩易怒,感到躁熱,如熬夜過度耗竭,會以滋陰降火的藥材為主,如生地、麥門冬
別陷入憂鬱深谷,中醫師傳授解鬱三招!_圖3

中醫師傳授解鬱3招 讓您擺脫憂鬱

如何改善憂鬱?謝旭東指出,除了尋求精神科、身心科醫師的幫忙,治療過程中,不妨試試以中醫解鬱治療做輔助,從中藥、茶飲、穴道針灸著手,增強治療效果,降低復發

解鬱第一招:逍遙散

從古至今,常用治療憂鬱的方劑包括「逍遙散」,成分主要包括柴胡、當歸、白朮、薄荷、茯苓、甘草等。謝旭東解釋,當歸可用來補血柔肝、暢通氣血;白朮、茯苓用於祛濕健脾,對消化系統有益;薄荷,氣味利於放鬆等

此外,也可用「甘麥大棗湯」也有養心安神的作用,甘草可以顧脾胃,浮小麥寧心安神,大棗味甘性溫,幫助生津益氣,三者合用對於心神不寧、煩躁有很好的效果。

謝旭東提醒,憂鬱症患者如果同時服用中藥和西藥,建議兩者間隔至少1小時。如果症狀有改善,就可詢問醫師,是否可減少藥量。但根據經驗,憂鬱症通常較為反覆,必須堅持治療半年左右,效果才會出來,而有減藥的可能性

解鬱第二招:花茶

至於生活中保健的良方,花茶入肝,對提振心情有幫助,如將百合、玫瑰花煮成花茶,飲食中加入「藿香」等香料,也能幫助開胃,同時調整好心態,增強對抗情緒低潮的能耐
別陷入憂鬱深谷,中醫師傳授解鬱三招!_圖4

解鬱第三招:穴道按摩

許多長期接受治療的憂鬱症患者,持續伴隨精神不濟、焦躁等症狀,謝旭東指出,除了藥方以外,若搭配針灸治療特定穴位,臨床上效果顯著,平時也可以自行按摩,幫助提振精神

1. 太衝穴:位於腳背中央的「太衝穴」即屬於肝經的原穴,對於肝火旺盛、容易焦慮者,可達到疏肝理氣的功效,讓心情比較放鬆。

2. 百會穴:兩耳往上交會至頭頂的百會穴,門診中常見以頭皮針來針灸百會穴,可以鎮定腦神經,緩解壓力大所造成的頭痛、暈眩等症狀。

3. 耳穴:他常建議患者,睡前按摩左右耳朵穴位各5分鐘,如神門、心區、枕區穴,加強鎮靜安神和放鬆作用,緩解失眠。

別陷入憂鬱深谷,中醫師傳授解鬱三招!_圖5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