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預防失智超前部署!專家提醒,用愛與理解預約不失智的未來

作者/財團法人台北市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胡芳芳  撰文/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 湯麗玉  整輯/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本文出處/摘錄自大好文化出版《咖啡香中遇見愛:跟著瑞智認識失智》
預防失智症的超前部署,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趨吉避凶。
在每日生活中,把握機會多運動、多動腦、多社會互動就是隨時可執行,並且有幫助的方法。同樣的,若是長輩已開始有失智症狀,雖然失智病程無法逆轉,但生活大小事,在安全且能力所及的範圍內讓長輩仍然自行打理;在教會讀經、唱詩、招待等服事,依舊可以交付失智長輩,當他們有所遺忘或不熟時,再從旁提醒或協助。

我們對他人的印象,通常取決於自己怎麼去解讀對方的言行。當人們只看到一個人講話顛三倒四、舉止怪異荒誕,甚或脾氣古怪的時候,對於這樣的個體,我們很容易會將「怪人」、「講不聽」、「番顛」等形容直接套在對方。

不過,人們所看到的,各種不符期待、不在規範內的言行舉止背後可能並非本意,有時是因為生病的緣故。「失智」和「老化」不同,不能簡單的認為我們變老後一定都會變成這種無法溝通的模樣,而忽略了及時就醫的重要性;也忽略了對失智者來說,看到自己在各方面的表達和行為、早年引以為傲的專長都一一失去時,他們心中有多大的失落與挫折。

慢慢改變,延緩失智進程

因著刻板印象,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被診斷失智症代表已經很嚴重了,彷彿一個人只要失智了,他立刻就沒辦法做任何事了!彷彿失智了,他就應該是行動遲緩、呆呆的樣子!然而,這其實是一種「失智」等於「癡呆」的刻板印象。真實的狀況是,一個人走進失智後的世界,是進入一段慢慢、慢慢改變的過程;輕度失智時,看起來和一般人沒有兩樣,而「癡呆」比較是中重度失智後的狀態。「失智」這個議題很重要、很值得正視沒錯。如果有人願意多為失智者做些什麼,聽他/她說說話、關心他/她的感受與需要、陪他/她運動和參加活動,「慢慢」改變的過程,可以變成「慢慢慢慢」改變的經過,我們目標延長輕度失智且可自理的階段,試圖縮短中重度、照顧負荷較重的階段。

輕度失智,仍可和平常人一樣

許多時候,大家其實都沒有發現,極輕度失智、輕度失智者,可能就環繞在我們生活的四週,只是我們沒有察覺而已!由於台灣失智症協會是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ADI)正式會員,時常有機會與各國交流失智症照護經驗與理念,也多次邀請國外投入失智照護領域的專家們前來台灣參訪交流。

一位英國家庭醫師珍妮佛.比特(Jennifer Bute),於2009年確診阿茲海默症,當時她僅63歲。雖然如此,她認為這是上帝給她的一份恩賜,讓她有機會從失智者的內在來理解失智者,並與人們分享。比特醫師在影片中見證了失智者的經歷(影片詳見QRcord),清楚分享失智者的困難與調適方法,也感謝上帝給她這個榮耀的機會,能分享、教育並鼓勵他人。比特醫師的兒子為她錄製許多影片,幫助人們更深入認識失智症以及懂得如何幫助他們。2019年,比特醫師仍公開演講,為失智者倡議,令人十分感動。

我曾在一場民眾演講中播放比特醫師的影片。只是,在看完影片後,竟然有一位民眾不屑地說:「剛剛影片的那個醫師說有失智?怎麼可能啦!那是『豪洨』(台語:騙人的意思)啦!」從這位民眾的反應正好讓我們很清楚的看到,一般民眾無法接受,或者說,壓根兒不認為「失智者還有能力可以和正常人有幾乎相同的表現」。這就是我一直想提醒大家的:「輕度失智,看起來和你我一樣。及時確診及治療,並給予支持、活躍參與社會,他們就有機會延長在輕度、可自理的階段。這對個人、家庭及社會都是最好的。」

認識失智,陪他/她了解十大警訊

另一個社會大眾常見對失智症的迷思,則是認為失智是老年人獨有的困境。好多時候都會聽到,大家認為大概要活到八、九十歲才可能開始有失智的狀況。如果有個人剛退休,或是還在四、五十歲的階段,就出現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不佳、個性大幅變化等狀況,時常就會覺得對方可能是憂鬱症、躁鬱症、退休症候群等等,反而錯過了及早介入的最佳時機,這樣是十分可惜的。

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組合成的症候群,這並非在生命邁向老年階段的正常狀態。失智症大致可分為退化性、血管性及其他三種類型,有時在失智者身上可能同時存在兩種或以上的病因。

失智症有十大警訊,分別是:
一、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
二、計劃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
三、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四、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
五、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
六、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
七、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
八、判斷力變差或減弱。
九、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
十、情緒和個性的改變。

十大警訊中,最不為人知的是「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情緒和個性的改變」、「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這三項症狀。以失智者常出現的困難為例,無法正確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如失智者在爬樓梯時有困難辨別階梯間的高低落差,常會不小心就會摔跤;又或者因為未能抓準空間或物體的距離,走著走著就撞到傢俱、不小心讓東西掉到地上。有許多失智者誤以為「鏡子」裡的影像是另一個真實存在的個體,無法理解鏡像反射的抽象概念,同時也忘了年老後的自己的樣貌,而與鏡子中的自己對話。一位奶奶在家中用餐時,從窗戶玻璃上看見自己的影像,便對兒子說:「唉呀,家裡有客人啊。兒子你趕快去請人家來一起吃飯啊!」

警覺各種早期徵兆

另一位奶奶,失智前個性溫良有禮,教了一輩子的書。沒想到她失智後卻一反過去,變得時常「出口成髒」,也曾在教會進行主日崇拜時呼呼大睡、還發出了響亮的鼾聲。一位牧師提到,曾有失智長輩就在主日講道時突然站起來問他:『你到底講完了沒?我肚子好餓、我要吃飯!』」。

過去熱切參與教會事工及聚會的兄姐,現在卻不明原因逐漸淡出教會活動中;原本事業有成的中年人,卻不明原因失去工作,或一直有困難維持穩定工作;許多時候人們以為上述狀況可能是憂鬱症引起的,然而「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也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

每位失智者出現的症狀不盡相同,然而失智者卻面對同樣的困境,是當他們不再深黯處世之道、不再彬彬有禮、不再呈現過去的自己時,常常會一夕間成為讓家人們感到丟臉、不願與之相處的對象。

失智者有困難察覺自己的行為失序,然而對沒有失智的人來說,在丟臉後的反應,最常見的就是把失智者藏在家中不讓他與外界接觸。然而關在家,只會讓各種症狀變得更嚴重、惡化得更快,產生難以改善的負面循環。

最好的解藥:愛與包容

要脫離這種負面循環,「愛與包容」就成了唯一的解藥。我自己和協會工作人員也有相同的經驗,有些失智症長輩講話超級直接,會毫不掩飾指著我們說「你怎麼白頭髮這麼多?」、「你怎麼吃得這麼胖!」有些剛來協會工作的年輕同仁,聽到有人說他們好胖超級傷心。可是轉念一想,知道失智者的表現都是生病後才產生的障礙,就可以諒解及包容失智的朋友們。

據統計,台灣直到2040年之前,每年平均會增加約17,000位失智人口;65歲的長輩中,平均每100位就約有8人失智。隨著台灣社會人口老化的腳步越走越快,學會用愛與包容來接納每位失智者、給予失智者的家庭足夠支持與幫助,就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

依據研究,每位失智者的歷程,至少都在大腦累積了二十年的病理變化後才出現外顯的症狀。為了不讓自己在老年時「一無所憶」,預防失智得有策略地及早開始超前部署。

多運動、多動腦、多社會互動

預防失智症的超前部署,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趨吉避凶」。在每日生活中,把握機會多運動、多動腦、多社會互動就是隨時可執行,並且有幫助的方法。同樣的,若是長輩已開始有失智症狀,雖然失智病程無法逆轉,但是透過多運動、多動腦、多社會互動亦能延緩功能的退化。

期待子女們不過度幫長輩打理生活大小事,在安全且能力所及的範圍內讓長輩仍然自行打理;在教會讀經、唱詩、招待等服事,依舊可以交付失智長輩,當他們有所遺忘或不熟時再從旁提醒或協助。

當我們願意相信生病後生命還是有著無限可能,失智者通常也會不負眾望的繳出讓人驚豔的成績單。好比不只是比特醫師在失智後還有演講的能力,就連一般民眾在失智後,也不會如既定觀念中成了一無是處的存在。

及早打造健康生活

數年前的一場研討會,台灣邀請國際失智症聯盟主席凱特來台發表演說,主題是失智者人權。協會接到一通電話,有位年輕型失智的朋友來電表達出席意願,但被家人阻擋,家人說:「去幹嘛?你都失智了,怎麼還有人權呢?」但這位先生即便遭遇攔阻,還是隻身前來參加,甚至就大會議題提出了很好的意見:「我們時常在外出時迷路,如果視障人是可以有導盲犬的協助,那失智者是不是也可以有『導航犬』的協助與陪伴?」

時常動手做、與人交誼、保持起居規律外,生活中也應以多蔬果雜糧、減低紅肉攝取、不過量飲酒、不抽菸的「地中海飲食」為三餐主軸。當每個人都能趁早開始打造適合自己的健康生活,預約一個不失智的未來,將不是遙不可及的空談。

當我們越能了解失智症帶來的症狀與變化,就更能知道該怎麼幫助和包容失智者。《聖經》提醒我們:「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他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哥林多前書12章14-25節)」。及早開始照料自己,也學會照顧並理解已經生病的失智者,兩相兼顧的預備才能迎接越發急遽的失智海嘯,大浪來到時依然站立得住。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