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憂鬱症只能吃藥?精神科醫師建議:這樣做或許效果更好

作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 鐘國軒  整輯/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就在各種壓力環繞之下,病情出現了些變化,有陣子她一反常態,出現持續好幾天的愉悅情緒,精神亢奮,與原來所認識的自己完全不一樣。原來,許小姐有輕躁症狀,但因為時間不長,她也就從來沒提過。

終於在一次因為憂鬱住院的機會裏,被發現其實她應該屬於雙極症(躁鬱症),於是經由藥物調整,狀況慢慢有些好轉,但夫妻之間的齟齬,總讓她快要窒息;加上已經生病了好幾年了,記憶力、理解力似乎也慢慢退化,做家事常常漏東落西地,變得自己也很厭惡這樣的自己。

她曾去過精神科的復健病房,但在我門診追蹤的這一兩年裏,卻再也不願意踏進那邊一步,因為對於復健單位的積極要求,許小姐總是力不從心。然而,她會讓人深深感覺到,心中有著強烈的人際需求。

「對他而言,我只是空氣。像隱形人一樣。」許小姐埋怨,「我很不希望一個人孤孤單單的。」

「也是。沒有人喜歡被忽略。」我嘗試說出她的心情。

「結婚也沒有用的,如果有人問我,我會勸她,單身一輩子比結婚當空氣要來得好。」

「不無道理。其實,決定要不要結婚,不是件容易的事。」

「…...」

「如果不能寄望老公,那,寄望誰好呢。」

 「如果有人可以幫我最好,但是不要太逼我…」

我停頓了許久,仍舊拋出一些可能性:「如果,還有機會有個地方可以讓妳交交朋友,做些喜歡的事情,還願意再試試看嗎?」

我,看著她不置可否,知道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

除了藥物以外,我們安排了一些社工師與職能治療師的評估,希望從更多的角度,支持著她走下去。就在一次回診時她告訴我,去了一個新的社團性的組織,他們給的空間很大,如果有任何當天想請假的理由,都能夠被接受。

許多的慢性精神疾病病人,需要的是積極的精神復健,明確的規範與制度,他們才有依循的框架,生活也才能上軌道;但少部份的病人,卻能夠在看似「無為而治」自由度中,獲得新生的能量。

許小姐就是屬於後者。當她參加了這樣的社團後,笑容變多了,也很變得更極積參與,整個人彷彿又活了過來,我對她勇於嘗試的努力,給予高度的評價。

究竟哪一種治療最好?其實不容易拿捏,不論是急是緩,總是要做個別化的考量。畢竟,生命經驗與醫療服務之間,是需要不斷磨合與嘗試才能更臻完滿的。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