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新冠肺炎死者四成具糖尿病史?!防疫時刻,積極控糖是關鍵!醫籲,遠離胰島素三迷思,才能戰勝糖尿病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 黃建寧、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 王治元
據統計,每年全球死亡人口中約1成死因與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相關,在台灣,糖尿病人口已突破200萬,罹病數逐年攀升、罹病年齡更持續下降 ,威脅不容小覷!

面對新冠疫情的衝擊,糖尿病患者更首當其衝。根據中央指揮中心統計,台灣新冠肺炎死者當中四成左右具有糖尿病史,防疫關鍵時刻,糖尿病患者更應積極控糖。

糖尿病治療史上首出現的控糖藥物-胰島素,自1921年發現至今已達100年歷史,讓糖尿病從無藥可醫到良好控制。此外,近年台灣也發展完整的糖尿病照護計畫,更有助於糖友能長期與病共處,擁有精彩的人生。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糖尿病治療有三進步:(1)口服藥物的作用機轉不斷更新;(2)針劑治療種類陸續發展各種機轉,如GLP-1RA等劑型;(3)胰島素的演進,在糖尿病管理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胰島素百年演進的三大突破


黃建寧進一步指出,胰島素100年來為因應糖友的多元需求,不斷革新。其中,從提煉方式、注射方式、劑型精進等三大突破,對糖尿病治療尤其具有指標性意義。

突破一:提煉方式


胰島素發展之初,從動物胰臟中提取。至1982年開始,與自體胰島素完全一致的人類胰島素研發成功,配合基因工程技術進步,人類胰島素可被大量製造,使患者用藥不虞匱乏。其自人體細胞中提取特性,更解決人體過敏問題。

突破二:注射方式


隨著時代改變,每日給藥的注射器從傳統粗大、需重複消毒與磨尖的針頭,精進至筆型、如髮絲般粗細的針頭。1985年胰島素筆針出現,使用上更方便、安全,讓糖友在追求生活品質的同時,能兼顧疾病的精準控制。

突破三:劑型精進


糖尿病控制除了糖化血色素的監測,日常血糖控制亦是減少心血管病變關鍵要素。在製劑研發上,1996年推出胰島素類似物,更接近人體釋放胰島素的自然模式,讓治療更能預測人體吸收效果,同時避免低血糖濃度與體重增加風險。

2010年,超長作用胰島素與速效胰島素出現。超長作用胰島素作用時間可超過一天,有效為糖友提供一天足夠基礎胰島素需求,同時緩慢釋放藥物特性能減少注射次數與低血糖風險。速效胰島素則能幫助改善糖友餐後血糖控制。

胰島素迷思不除,糖友恐陷失能風險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表示,據統計,台灣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中,近3成糖友使用超過3種以上的口服藥物,超過5成未達糖化血色素小於7的控糖目標。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若透過口服藥物控制血糖無效,會建議轉換胰島素治療。研究證實,糖化血色素8.5~9%的患者若能及早補充體內胰島素以控制血糖,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問題是,全台約有60~80萬糖友需要胰島素治療,卻僅40~50%使用胰島素治療。

細究糖友不願意使用胰島素治療的原因?王治元指出,患者常見三大胰島素迷思包含:1.擔心胰島素成癮;2.害怕施打胰島素會失明;3.覺得施打胰島素很痛。這些迷思恐成阻礙糖尿病疾病控制的絆腳石。

他分享,過去臨床上曾遇過患者,因聽信施打胰島素會截肢的錯誤觀念,在口服藥失效後堅持拒絕施打胰島素,甚至選擇民間療法以少吃飯、吃芭樂等方式想降低血糖,最後反惹足部病變上身導致截肢的真實案例。

常見胰島素三大迷思

 

迷思一:施打胰島素會成癮?


胰島素屬於人體內既有賀爾蒙,並不具有成癮性,注射胰島素即是補充病患體內不足的部分,使胰臟獲得休息。

迷思二:施打胰島素可能會導致失明?


胰島素本身並不會造成失明或洗腎等失能風險。許多糖尿病晚期發生失明或洗腎的案例,多是因病患一拖再拖,長期高血糖且未接受適當治療,進而導致失能。

迷思三:施打胰島素很痛、很可怕?


相較於過去的針筒注射器,新型筆型胰島素的針頭細小,僅4~8mm長,施打時幾乎沒有疼痛感,也能減輕病患的「恐針」情緒。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