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蚊族鮮事之十

A:

筆者在做培養孑孓的實驗時,曾經發現在空醬瓜玻璃瓶,蓄養的熱帶家蚊幼蟲,一天一天地減少,經過仔細察看,才知道瓶子內不慎混養了另外一種孑孓,口器特異,胸部由透明體表看進去,內中有一團黑狀物,只見這種孑孓不停地吃食熱帶家蚊的孑孓,待熱帶家蚊被吃光了以後,居然互相殘殺,互相吃食對方,最後剩下來的紙有三隻而已,筆者很好奇,於是將牠們分開單獨飼養,等牠們化蛹以後,用網子覆蓋瓶口,以防牠們羽化成蟲飛逃,之後,送成蚊去臺北南港的台灣省傳染病研究所,請蚊類分類專家鑑定,才明白這種蚊子叫做黃尾家蚊Culex fuscanus,該蚊體形約是熱帶家蚊的兩倍至三倍大,孑孓時期很是肥壯,剛毛很粗,形貌兇惡,但成蚊以後,不再相互殘殺,吸血習性與一般家蚊無異,這以後,偶然在校園內的水溝發現黑色長條狀的卵筏,與熱帶家蚊的芝麻狀卵筏,很是不同,經採集到實驗室培養,果然孵化出大約500隻左右的一齡孑孓,雖然,培養皿內一樣供給飼料,但是互相咬食的本性依然存在,結果,孑孓的數量一天一天的減少,最後化蛹成蟲的只是五隻而已,成蟲之後,發現牠們的特徵與送去鑑定的那一隻蚊子一般無二,尤其是尾部都呈黃土色,難怪被叫做黃尾家蚊了。

黃尾家蚊的這種肉食特性,似乎可以用來做孑孓防治,因為牠不斷取食,用牠來剋制水溝中或積水無法排除的地方的孑孓,祇是這種蚊子成蟲之後仍然威脅人類,所以,打算培養大量的黃尾家蚊,來防治熱帶家蚊或其牠蚊類,以蚊剋蚊的辦法是行不通的,即使如此,在自然界中牠也算是可以平衡蚊蟲數量的生物角色之一了。

資料來源:少年科學讀物
     搜蚊探秘--蚊的科學淺讀
     編著:曾敦仁

2006-04-11 14:41:53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