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認識腎臟與腎臟病 之二

A:

慢性腎臟病(CKD)的分期:

第一期:腎絲球過濾率(GFR),Ccr >90 ml/min(腎功能正常,有蛋白尿或血尿)

第二期:腎絲球過濾率(GFR),Ccr 60-89 ml/min(輕度)

第三期:腎絲球過濾率(GFR),Ccr 30-59 ml/min(中度)

第四期:腎絲球過濾率(GFR),Ccr 15-29 ml/min(重度)

第五期:腎絲球過濾率(GFR),Ccr <15 ml/min (末期腎臟病,尿毒症期)

腎絲球過濾率(GFR)可經由血清肌酸酐(Cr)及收集24小時尿液算出來,或藉由電腦套入公式換算而來。

我國末期腎臟病(尿毒症)的發生率,92年末期腎臟病的發生率首度超越美國,躍居全球第一;92年末期腎臟病的盛行率僅次於日本,為全球第二。平均每460人中就有1名末期腎臟病患,目前洗腎人口約六萬人(每百萬人口約2174人)。

15歲以上的國人中,約100萬人罹患中度以上的慢性腎臟病,但健保局調查,約有4成的民眾不知道自己罹患腎臟病。而2006年美國統計,台灣尿毒症發生率仍為世界第一,盛行率仍為世界第二,台灣各縣市之統計盛行率最高者為台南市(每百萬人口2355人),而發生率最高者為台南縣(每百萬人口488人)。

我國末期腎臟病(尿毒症)的盛行率持續攀升原因:

1.拜全民健保之賜,早期無經濟能力,而無法規則洗腎的隱性人口成為顯族。

2.醫療技術進步,壽命延長。

3.糖尿病或代謝症候群人口增加。

4.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降低。

5.透析品質的進步,洗腎病患存活率增加。

2005年台灣新發生尿毒症(末期腎臟病)的成因:

1.糖尿病(糖尿病腎病變)39.2%

2.腎絲球腎炎(蛋白尿)26.8%

3.間質性腎炎(腎毒性藥物,如止痛藥、不明成份減肥藥或中草藥…)6.9%

4.高血壓2.9%

5.不明原因。

符合衛生署指定洗腎標準,須經腎臟科醫師診斷及健保局審核通過後,才得洗腎:

A.腎衰竭肌酐酸廓清率(Ccr)<5 ml/min或血清肌酐酸(Cr) ≧10 mg/dl,或

B.重度慢性腎衰竭:

(1)糖尿病患者:肌酐酸廓清率(Ccr)≦15 ml/min或血清肌酐酸(Cr)≧6.0mg/dl或

(2)非糖尿病患者:肌酐酸廓清率(Ccr) ≦10 ml/min或 血清肌酐酸(Cr)>8.0mg/dl,且伴有下列尿毒症狀之併發症者,為避免進一步影響病患「罹病率(尿毒影響全身器官)」或「死亡率」,即應接受洗腎治療。

1.心臟衰竭或肺水腫、肺積水。

2.心包膜炎。

3.出血傾向。

4.尿毒性腦病變,尿毒性神經、肌肉病變、意識障礙,抽搐或末稍神經病變。

5.高血鉀(K>6.5 meq/L),常因心律不整而猝死。

6.嚴重的尿毒症狀噁心、嘔吐(藥物難以控制)。

7.嚴重酸血症。

8.惡病體質(cachexia)。

9.重度氮血症(BUN>100mg/dl)。

10.嚴重的電解質不平衡(Na+ >160 or <115 mmol/L,高血鈣)。

預防與治療腎臟病:「四不一没有」、「三控,三避」、「護腎檢查三三制」

「四不一没有」:不抽煙、不用偏方草藥、不用非處方用藥、不憋尿,沒有鮪魚肚。

「三控,三避」:控制血壓、血糖及蛋白尿。避免感冒、過度疲勞、傷害腎臟的藥物及檢查(如顯影劑…)。

「護腎檢查三三制」:已知有腎臟病者,每3個月要做3種護腎檢查〜驗尿、驗血和量血壓。

糖尿病患者,要嚴格的控制血糖,也要控制血壓,才能減少微白蛋白尿及糖尿病腎病變發生,且HbA 1c(糖化血色素)應小於7%。

高血壓除了會造成腦、心血管病變,也會使得腎臟的腎絲球發生硬化,久而久之就失去功能而變成尿毒症。所以,控制血壓目標一般為130/80mmHg,有蛋白尿(大於1克/24小時)或腎功能不全者為125/75mmHg。

已是腎臟病患者或有蛋白尿流失者,因蛋白經由腎臟流失愈多,對腎臟的傷害就愈大,除了靠藥物來控制蛋白尿外,飲食上的鹽分限制及低蛋白飲食(蛋白質攝取量每公斤0.6〜0.8公克)也很重要,這樣可減緩血壓及尿毒素的上升。


本文作者:新竹市宜暘診所 鄭宏益醫師

2009-08-18 13:47:38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