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台灣成立老年精神醫學會 高齡長者大勢所趨!

文�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召集人 黃正平醫師
  台北榮總老年身心科主任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之資料顯示,在民國八十二年九月時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之老年人口已佔總人口之7.2%,已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民國八十七年底己達8.3%,到民國九十二年老人比率已經突破9%,而達到9.1%了,民國九十四年臺灣六十五歲到七十四歲的長輩有一百二十八萬五千多人,七十五歲到八十四歲的長輩有七十二萬四千多人,八十五歲以上的長輩則有十四萬七千多人,而且還在持續增加中,民國一百二十年臺灣的老年人口將超過人口總數的20%。屆時老年人口將超過十五歲以下人口的總數,相對於民國六十一年底老年人只佔3.2%,三十年中老年人口增加三倍有餘,成立老年精神醫學會,針對高齡長者提供完善的治療並深入研究,確實是大勢所趨不得不然的結果。

台灣地區社會由過去之農業鄉村進入了高度的科技化及都市化之社會,老年人面對急遽變遷之現代化社會,必然產生許多心理矛盾及生活不適應之問題,輕者即變成個性古怪之老頑固,重者則出現一些精神疾患。以此觀之,在未來之台灣社會老年人口必然不斷上升,老年精神疾病也日益受到醫界之重視,日本老人的照護者百分之八十為女性,因此要建立兩性平等的社會就要由改善老人醫療與照護著手,才能將婦女由禁錮中解放出來,擁有自己的生活,本會的成立就是希望透過臺灣精神醫學精英群體的力量,預見問題的癥結,深入瞭解分析問題的本質,提供民眾最佳的醫療服務,分擔家屬的重擔,促進病患的身心健康無疑是維護醫療人榮譽的最佳方式,共創臺灣社會的美好未來是我們衷心的期盼。

臺灣人的平均命在上個世紀不斷延長,隨著作八十歲以上老人的增加,帶來了許多和年齡增加有關的神經退化疾病,老化及神經退化疾病常伴隨認知障礙、日常生活功能退化、精神混亂、步調不穩、跌跤及大小便失禁等臨床症狀,而這些症狀也是造成自主性喪失,需要別人照顧及送去安養院主要的原因。而現今我們所期望的不只是活到老,且要活的健康快樂。面對急劇增加的老年精神病人,又因其精神疾病和年輕患者不同,比較偏重生物上的特異性(biological heterogeneity)、較多合併的身體及認知障礙疾病(physical and cognitive comorbidity)、較高比率之藥物副作用、及較易遭遇和老化有關之社經壓力事件(aging-related socioeconomic stressors),所以應對常見的臨床老年精神疾病有所認識。

何謂老年精神醫學?

其定義主要是針對老年期之行為、情感、認知功能等障礙所發展出一門診斷及治療之醫學。它包括了老年生物學、老年心理學、老年社會學,及常發生在老年期之特殊精神疾病如痴呆症、譫妄症、老年失眠症、老年憂鬱症及妄想症,或在年輕時發病而一直延續至老年之精神疾病如慢性焦慮症、慢性憂鬱症、精神分裂症、躁鬱症等,最後它還包括老年精神藥物學及非藥物之治療及處理。

展望未來,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應從下列幾點目標去發展:

一、老年精神醫學會的宗旨為促台灣老年精神醫學與心理衛生工作及研
  究之發展,提昇老年精神病患之診斷、治療及照顧品質,聯繫會員
  感情,並與國內外學術團體互動及合作。

二、建立老年精神醫學次專科認證標準及培訓制度:老年精神醫學之生
  物、心理及社會文化層面所衍生出之精神疾病和青少年及成年人大
  不相同,又由於老化及易罹患身體疾病,對藥物之動力學及藥理學
  也和成年人不盡相同,當然治療方法和效果也不一樣,需要特別的
  專業訓練及認證,才能提昇老年人之照顧品質。

三、預防老年精神疾病:早期篩檢具有高危險群之老年人,特別是具有
  神經質、疑心病、強迫症之特質,並缺乏親密之人際關係的快要退
  休老年人,獨居、貧困並有長期慢性病的殘障老年人,及具有長期
  照顧負荷的老年人,都是高危險群。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