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寶寶太黏人 恐因分離焦慮

常有家長抱怨,小寶寶非常黏人,父母親一不在身邊,就會哭鬧不休,讓照顧者十分困擾;其實,這可能是嬰幼兒分離焦慮的自然表現。

所謂分離焦慮,是指寶寶在與親近或熟悉的人(尤其是主要照顧者)分離時所產生的焦慮或不安。在嬰幼兒階段,分離焦慮是成長中的自然發展過程,由於每個寶寶的氣質不同,有的會有明顯的焦慮表現,有的寶寶則不會。

一般而言,在7個月大之前,嬰幼兒還處在認識自我、瞭解週遭環境的情況,尚未對主要照顧者有明顯依附的感覺。但是7個月大之後,便會開始對主要照顧者產生依賴心理,而且會開始分辨誰是和他親近的人、誰是陌生人。

這個時期開始,幼兒會期待照顧者的關心與安撫,對照顧者有種特別的感覺;但此時嬰幼兒還沒有建立「客體恆存」的概念,因此,當照顧者離開時,嬰幼兒的感覺不是照顧者還在,等一下就回來,而是照顧者消失了,於是出現哭鬧的情形。如果寶寶屬於比較不安的類型,焦慮情況更會明顯而持續。

分離焦慮其實是發展過程正常的階段,但是如果程度太過強烈,嚴重到影響日常作息,或是到了5、6歲還會出現分離焦慮的情況,便須特別注意,這時可以尋求兒童心理衛生科的醫師協助。

要避免分離焦慮的發生,爸媽可以用一些方法來從小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孩子就比較不會有分離焦慮的狀況。例如,經常抱抱小孩,多去關心、安慰寶寶,並且經常陪伴他們,和他們一起玩遊戲,不要只忙著工作或其他的事而犧牲了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就比較容易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

如果小朋友已經有過度分離焦慮的問題,除了尋求醫師協助,家長還可以做些什麼?首先,可以逐步訓練嬰幼兒習慣分離的狀況,先在熟悉的家中練習短暫的分離,有時可以試著讓他獨處一下再叫他,或是過一會兒時間再出現在他的面前,讓他慢慢習慣沒有照顧者的時間。嬰幼兒藉由這些短暫分開的練習,可以逐漸瞭解照顧者和他分開不代表消失,從而建立「客體恆存」的概念。

另外,當照顧者需要離開一下時,也要明確告訴寶寶,要去哪裡、什麼時候回來,而且必須守信。經由這些經驗的逐漸累積,嬰幼兒就會知道照顧者是會守信的,和照顧者分離時也就不會再那麼焦慮不安了。
本文作者:耕莘醫院心理衛生科 張傑文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