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日人氣

      5747

      累積人氣

      153

      粉絲數

      4766

      回答數

      40257

      文章數

1031101醫療相關新聞1

感謝蔣世中醫師熱心整理提供. thanks for your reading   李育軒醫師|小兒內科|我的文章|個人主頁|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李育軒醫師|小兒內科|我的文章|個人主頁|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李育軒醫師|小兒內科|我的文章|個人主頁|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http://www.mohw.gov.tw/CHT/Ministry/DM2_P.aspx?f_list_no=7&fod_list_no=4981&doc_no=47414 油安新政策 業者應落實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為維護食品安全,捍衛全民健康,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已陸續公告多項新政策,要求食用油脂業者落實執行強制登錄、追溯追蹤、三級品管(自主檢驗、第三方驗證、政府稽查)及油品輸入分流管制等相關新規定(如附件一),亦建置多項資訊系統,進行業者管理(如附件二),並於明(104)1月起,配合執行二級品管-第三方驗證,進行全面查核。衛福部表示為確實掌握食用油脂業者資訊,已辦理工廠登記之食用油脂製造業、加工業,以及已辦理工廠登記、商業登記或公司登記之食用油脂輸入業,應於今(103)1031日前完成登錄(非登不可);另為進一步有效管控食用油脂源頭,「資本額三千萬元以上之食用油脂製造工廠」自今(103)1031日起應辦理強制自主檢驗;在追溯追蹤管理方面,「食用油脂業」應強制執行建立食品及相關產品追溯追蹤系統,「資本額三千萬以上之食用油脂製造工廠」及「具商業登記、公司登記或工廠登記之食用油脂輸入業者」應於1031起將追溯追蹤資料上傳至「食品追溯追蹤管理資訊系統(非追不可)(http://ftracebook.fda.gov.tw),且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規定應使用統一發票者,應落實使用電子發票。此外,「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已於1016經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完成審查,包含上市上櫃業者應設置實驗室從事自主檢驗、公告之食品業者應使用電子發票,並以電子方式申報追溯追蹤資料、分廠分照及提高罰鍰額度上限至2億等重大管理制度。衛福部重申未來對於食品安全衛生管理除加重刑責罰鍰、提高檢舉獎金、油品分流管制、落實三級品管、加強跨部會協調合作與溝通機制、加速推動食品雲外,並將結合地方衛生機關進行食品工廠之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普查,且食用油脂業者列為優先稽查對象。另再次提醒食品業者,應該擔負自身產製及販售安全食品的責任,確實使用合格食用原料及其產品進行產製,並符合食品相關衛生安全之規範,切勿以身試法,以重獲消費者信心,恢復市場秩序。附件 油安新政策及食品管理相關資訊系統_0047414002.pdf
      http://www.mohw.gov.tw/CHT/Ministry/DM2_P.aspx?f_list_no=7&fod_list_no=4981&doc_no=47413 中央與地方聯合查核全國資本額3,000萬元以上之大型油脂工廠結果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與地方衛生局自今(103)1013日至1029日,已完成全國27家資本額3,000萬元以上之食用油脂工廠稽查,其中4家業者已停業(大統長基公司、強冠公司、正義公司、頂新公司屏東廠),其餘共稽查23家,1家為飼料工廠(大成長城公司永康二廠)1家為自炸豬油自用(美芝城公司)。稽查範圍包括工廠進出貨、進口報驗資料、油品製程及食品衛生良好規範(GHP)本次行動至1029日共出動183人次,查核時發現情形如附件,部分工廠內GHP方面有缺失,如:未落實食品添加物管理、作業區環境清潔度不佳、不同作業區未有效區隔等,相關缺失部分,地方衛生主管機關已令業者限期改善,限期內未改善者,依食安法第44條處辦。食藥署重申,輸入食品報驗應誠實申報產品有關資訊,另今(103)1031日前已辦理工廠登記之食用油脂製造業、加工業,以及已辦理工廠登記、商業登記或公司登記之食用油脂輸入業需完成登錄,並做好自主管理。下游廠商要依主管機關公布違規產品品項,主動清查通報,違者經發現將予以重罰。附件-1031031_資本額3 千萬元以上之食用油脂工廠之查核結果_0047413002.pdf
      http://www.mohw.gov.tw/CHT/Ministry/DM2_P.aspx?f_list_no=7&fod_list_no=4981&doc_no=47411 中華民國第二十四屆醫療奉獻獎選拔暨表揚活動資料來源:醫事司由衛生福利部指導,立法院厚生會、聯合報系、TVBS無線衛星電視台、國際厚生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辦,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承辦之「中華民國第二十四屆醫療奉獻獎選拔暨表揚活動」,於十月三十一日下午230分,假衛生福利部201會議室舉行記者會,介紹得獎人及得獎事蹟,於下午安排晉見馬英九總統與立法院王金平院長。本屆報名收件,個人醫療奉獻獎43件、特殊醫療貢獻獎10件及團體醫療奉獻獎6件參選,獲獎三類獎項分別為,個人醫療奉獻獎9名、特殊醫療貢獻獎1名、團體醫療奉獻獎1名,個人醫療奉獻獎得獎人分別為李伯皇醫師、潘永謙醫師、徐正隆醫師、楊三醫師、廖基元醫師、戴鐵雄醫師、趙文崇醫師、許再枝醫師、施純仁教授;特殊醫療貢獻獎得獎人為陳瓊雪教授;團體醫療奉獻獎得獎團體為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李伯皇醫師擁有40年的器官移植經驗,「親自動刀」的腎臟移植個案就已超過500例、肝臟移植則近300例,他首度在國內進行肝腎同步移植、首度挑戰體重最輕之肝移植、首度完成合併肺動脈高壓之肝移植等手術,成功提升國內移植水準;潘永謙醫師深入山區守護民眾健康,義診足跡遍布長濱、東河、泰源、成功等等,並深入包括斯里蘭卡、印尼、河北、四川等等地區賑災義診;徐正隆醫師放棄都會區的高收入,返回花蓮服務,致力於偏鄉服務及推動巡迴醫療,努力為花蓮地區的民眾爭取口腔巡迴醫療車,並完成花蓮縣13個鎮的國中國小全面口腔檢查及治療;楊三醫師把都會的醫術帶到偏鄉,他認為救人是醫師的天職,這個從醫學院畢業就宣誓過的誓詞,他至今奉行不逆,影響到也是醫生的兒子楊聖功,最近也放棄都市醫院的高薪回到若瑟和父親為伴,這也是若瑟創院以來第一對父子檔醫生;廖基元醫師是花蓮地區接生率最高之婦產科醫師,推動婦產科高危險妊娠整合性照護及建構轉診網絡,有7-11之稱的廖醫師,幾乎24小時在門諾醫院工作或待命,他說只要身體允許,他還會繼續做該做的事;戴鐵雄醫師守護恆春半島,從英姿煥發的主治醫師到「視盲盲髮蒼蒼」,戴鐵雄在恆春一待就是48年,就連摔倒膝蓋骨折仍忍著痛看診,以病人為優先,服務窮苦病人已逾81歲仍堅守崗位;趙文崇醫師在醫學中心受訓、去英國深造,還到美國念了博士回來,最後卻甘願窩在南投縣埔里鎮當個小醫師,「看見別人的需求,把它當作是自己的責任。」他長期致力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工作,設立「兒童成長中心」,專責執行兒童發展與學習的相關業務;許再枝醫師奉獻一甲子歲月守護埔心鄉鄰近村莊人的健康,看診不分時段,只要聽到病患呼喚,飯也可以不吃;「隨call隨到」,騎車行遍鄉內大街小巷,照顧行動不便的病患。即使颱風來襲,也毫不猶豫地抱著醫藥箱、穿著雨衣涉水而去,他說:「病人的痛苦不能等」;施純仁教授為台灣醫療體系的健全發展奠立重要基礎,例如:專科醫師制度建立、健全「醫師法」、制定「醫療法」,通過「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並公布腦死判定標準以促成合法的器官移植。特殊醫療貢獻獎得獎人陳瓊雪教授,推動基層醫療藥事訓練,引領藥師走入社區,推動社區用藥教育,讓藥局走向親民,讓藥師的專業得以發揮、與民眾關係更加密切,她的教育不只是傳承專業知識,更要讓學生抱有服務人群的熱忱。團體醫療奉獻獎得獎團體為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臺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提倡藥袋標示 喚醒用藥安全,並陸續在2003年揭露臺灣手術同意書過於粗略,2004年要求各醫院改善病歷取得流程,2005年公布全國手術同意書大調查,2006 年揭露醫療費用收據亂象,2007年爭取合理醫事人力勞動條件,更創造出「血汗醫院」一詞;近年關心健保雙漲、二代健保改革、設立國際醫療等議題。他們毫無保留奉獻他們的金錢、歲月、學問、技術與智慧,讓人感嘆與感佩。頒獎典禮於十一月一日下午二時,假衛生福利部一樓大禮堂舉行,歡迎諸位共襄盛舉,一同為戍守人群健康默默奉獻的醫療無名英雄喝采,代表國人向他們說出心中深沉的感謝。
      http://www.mohw.gov.tw/CHT/Ministry/DM2_P.aspx?f_list_no=7&fod_list_no=4981&doc_no=47409 電子病歷推動有成,發表會促進經驗分享資料來源:資訊處電子病歷跨院互通可大幅提升民眾取得自身病歷的方便性,減少醫療資源浪費、提升醫療品質。醫院導入合於法規規範的電子病歷系統,則是最重要的基礎建設。目前可跨院提供電子病歷的醫院數,從去年的265家增加為321家,約佔全部健保特約醫院家數的65%。尤其在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已全部完成電子病歷宣告實施,達到電子病歷推動工作上之新里程碑。今年衛生福利部擴大推動跨院間電子病歷調閱的有感應用,共計有33個醫院團隊參與,帶領166家診所及衛生所完成介接電子病歷交換中心並實質運用。在這些互通應用的團隊中,不少醫院都利用在地跨院合作的力量,推動如失智症、三高、腎臟病等特殊疾病、特殊族群等結合電子病歷互通調閱,以幫助病人獲得更好的醫療照護。今年電子病歷推動成果發表會針對推動宣告實施電子病歷之績優醫院進行頒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至8月底數據,醫院宣告實施電子病歷單張數量的前3名,分別為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期待藉由此一獎項之頒發,鼓勵更多醫院積極參與電子病歷推動,共同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守護國民健康。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0&CID=250622 外科人力荒 微創+遠距盼解套 【中央社台北三十一日電】 2014/11/01台灣新生報 台灣和日本都面臨外科人力斷層,台大與日本醫界明天合辦外科研討會,交流更新式的微創手術及遠距照護,盼有助於解決外科人力及床位不足。日本杏林大學是將「全日本外科醫師海外研討會」移師台北與台大醫院合辦,明天預計有將近二百位醫師參加,雙方會中發表「第四代單孔」微創手術專利器械,以及醫病雙方的外科傷口照護App、電腦判讀傷口、重症病患遠距照護成果。台大醫院副院長林明燦指出,台大「救命型外科」一般外科住院醫師只剩六位,以後就要靠這些新血來救命,這次會有「很寶貝的」外科新血研習新式手術及遠距照護App杏林大學醫學院教授松田剛明、副教授弘芳松剛表示,日本外科系醫師的薪水都差不多,急診重症不容易招到住院醫師,消化道外科使用先進、更安全的微創器械手術,醫療保險也有給付,人力相對沒那麼吃緊。在研討會中,台大醫院預計發表胃癌傷口App,有二十位胃癌外科出院病患利用傷口照護App,用智慧型手機、電腦傳送傷口照片等資訊給醫護,安心居家療養,術後半年體重減輕、術後引流管感染的情形明顯改善。另外,台大醫院也完成電腦自動判讀傷口感染的程式,可以辨識傷口正常癒合、感染發炎、刺青等不同顏色,作為醫療人員後續照護的依據。台大醫院外科醫師施廷翰、吳健暉認為,前幾年住院醫師人手確實很少,如今卻有紅海變藍海趨勢,兩人是同學,經過深思熟慮及與家人商量後,不約而同都選擇走上外科繼續學習。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1000334-260114 台大外科住院醫 離職率逾13 20141101 04:09中國時報 林宜慧�台北報導 國內醫界龍頭台大醫院外科住院醫師,每年「同梯」離職率超過3分之1,對於國內外科醫療提升是一大警訊;而這些被醫院當「寶貝」的住院醫師只能告訴自己,現在投入外科是「藍海策略」。 近年醫界內外婦兒醫師「四大皆空」,外科醫師更因醫療糾紛多、工作煩累,畢業醫學生投入外科領域驟減。 台大醫院一般外科總醫師吳建暉目前是住院醫師第5年,他表示,6年前學長姊那屆有24位住院醫師,到自己進台大醫院後,每年住院醫師大約616人,離職率3分之1到一半,大部分都在進入醫院第12年就離開,離後多轉去皮膚科、復健科及耳鼻喉科等。 他說,選擇外科是經思考兩年後,希望回到自己初衷,在家人和擔任皮膚科醫師的太太支持下,他「天真認為」雖然環境差、投入的人少,相對發揮空間大,還是有希望。 台大醫院一般外科總醫師施廷翰是吳建暉說,救人是他一直以來的志向,外科人力不足可當作優勢,他的學習機會更多、更能學到最核心技術,可說是「藍海策略」。 台大醫院副院長林明燦表示,台大「救命型外科」的一般外科住院醫師,相對去年18位,今年只剩6位。他說,台大持續開發遠距照護應用系統及進階微創手術,如「胃癌術後照護APP」、「遠距胃腸外科照護」及「第四代單孔」微創手術專利器械,不僅加速病人出院及恢復時間,節省醫療成本,也希望減少照護人力負擔,促進外科人力回流。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9036428.shtml 台大外科人力荒 三分之一住院醫師跳槽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2014.11.01 03:22 am
施廷翰與吳健暉,現在是台大醫院一般外科第五、第四年住院醫師,台大醫院副院長林明燦昨天以「鎮院之寶」,形容這兩位醫師。 台大醫院外科每年大約招收1624名外科住院醫師,可望未來成為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新血,但經一年訓練後,約有三分之一新血轉往皮膚科、耳鼻喉科與復健科發展,留下來選擇一般外科的人,一年比一年少。 施廷翰與吳健暉是台大少數堅守一般外科領域的住院醫師,當年跟施廷翰一起選擇外科的同學,有七人已改投其他科別懷抱,也難怪林明燦給予他們兩人高度評價。 施廷翰堅守外科崗位,他自嘲這是一種「藍海策略」。他說,人數少代表學習機會多,尤其是外科特別需要學習臨床手術,他期許自己未來兼備外科手術技巧及內科的智慧。 吳健暉和施廷翰是醫學院同班同學,如今兩人都成為外科「倖存者」,吳健暉說,「我覺得未來還是有希望的。」 林明燦也是一般外科的主治醫師,外科醫師工作繁累、醫療糾紛多,現在台大外科第三年以上的住院醫師有六位,他稱讚這些醫師都是「台灣之寶」、「台灣救命的守護神」。 「現在外科醫師是奇貨可居。」台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吳耀銘也說,外科手術近年已進步到微創手術,但「現在我們幫病人開刀,未來不知道誰來幫我們開刀。」 林明燦表示,外科手術的尖端科技可帶給病患好的治療效果,也期望吸引更多年輕醫師投入;吳健暉則說,外科醫師普遍面臨收入低、環境差的處境,投入外科主要除了成就感,也需要家人支持。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9036943.shtml 醫院主任涉賄 貪汙罪起訴
【聯合報白錫鏗】2014.11.01 02:45 am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826465 冒名行醫 打針醫死人 自由時報2014-11-01 〔記者王定傳、吳仁捷、何玉華、陳韋宗�新北報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01000424-260107 無牌復健師 雇密醫害死人 20141101 04:09中國時報 陳俊雄王揚傑�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1/9037264.shtml 老翁打針後猝死 醫師竟是冒牌貨
【聯合報記者饒磐安、祁容玉、呂思逸、盧禮賓�新北報導】2014.11.01 02:45 am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1101/36182043/%E8%B3%A3%E9%81%8E%E6%9C%9F%E5%BF%83%E8%87%9F%E6%94%AF%E6%9E%B6%E6%83%A1%E5%95%86%E5%89%8A4%E5%8D%83%E8%90%AC 賣過期心臟支架 惡商削4千萬 20141101 蘋果日報 【賴又嘉、沈能元台北報導】進口販售醫療儀器的揚通企業與鏵甡企業負責人鮑文睿、與台中辦事處經理孫儒成,2008年到2012年間,竄改數百隻過期的心臟支架有效期限,消毒後再販售給各醫療院所,獲利4千多萬元,台北地檢署昨依詐欺、偽造文書等罪將2人起訴。 消毒不全恐感染 檢調查出,由於心臟支架有效期限僅2年,鮑文睿擔心每支成本4萬到10萬元的支架,過期銷毀恐蒙受損失,與孫儒成指示員工,將過期的「亞培飛快速專家冠狀動脈支架暨置放系統」、「海斯凱泰坦2冠狀動脈血管支架」2種支架運到台中消毒,再找廠商印製相仿包裝及不實期限、核准字號販賣。衛福部次長許銘能昨說,將由地方衛生局要求違法業者回收、銷毀違法心導管等醫材,若業者遭判刑,將由地方衛生局負起回收銷毀責任。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常敏之指出,過期心臟支架若消毒不全,恐致感染風險;若支架塗有降低血管阻塞率的藥物,恐縮短藥效。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26338 行醫一甲子 許再枝獲醫療奉獻獎 自由時報2014-11-01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第24屆醫療奉獻獎結果出爐!昨日在衛福部政務次長林奏延主持下,公布個人醫療奉獻獎9名、特殊醫療貢獻獎1名、團體醫療奉獻獎1名,正式頒獎典禮於今日下午2點在衛福部舉行,其中,最高齡得獎者來自彰化、年已93歲的許再枝,行醫長達一甲子!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9037244.shtml 醫奉獎今頒獎�93歲醫師感言13 掌聲不歇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詹建富�台北報導】2014.11.01 03:22 am
第廿四屆醫療奉獻獎今天頒獎。本屆最高齡得獎者、九十三歲的老醫師許再枝,在彰化埔心行醫一甲子,昨天發表得獎感言時,僅簡單說:「我年紀大,很少說話,不太會講話。」對自己一生奉獻,無隻字片語,但現場報以熱烈掌聲。 邁向第廿四年的醫療奉獻獎,由衛福部指導,聯合報系、立法院厚生會、TVBS、國際厚生數位科技合辦,厚生基金會承辦,今年選出個人奉獻獎九名、特殊貢獻獎和團體奉獻獎各一名。得獎人昨天拜會總統馬英九和立法院長王金平,馬英九期勉得獎人回到崗位繼續發光發熱,並表示「台灣需要各位。」 其他個人醫奉獎得獎還有換肝權威李伯皇、在台東守護民眾健康的潘永謙、推動花蓮第一輛口腔巡迴車的徐正隆、長期扎根雲林虎尾的楊三、花蓮接生率最高的婦產科醫師廖基元、在恆春服務四十八年的戴鐵雄、致力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的趙文崇及前衛生署長施純仁;特殊貢獻獎為台大藥學系教授陳瓊雪,團體獎得主為醫療改革基金會。 施純仁代表致詞時對最近的食安風暴表達遺憾,馬總統說,這次痛定思痛,全力進行清場式的查廠,積極改善處理。施純仁並在現場高歌「快樂頌」,期待在混亂的社會中,注入喜樂與正向力量。 許再枝在彰化埔心鄉六十年,看診不分時段,只要聽到病患呼喚,飯可以不吃,隨叩隨到,騎車行遍鄉內大街小巷。昨天發表的感言雖簡短,但現場掌聲久久不歇,成為最感人的一幕。 醫改會的代表作是提倡藥袋標示,更創造出「血汗醫院」一詞,衛福部次長林奏延說,醫改會的意見常讓醫師們覺得「刺刺的」,但由於醫改會的監督,才有現在公開透明的醫療體制,所以「刺得有道理」。  

我要留言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