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應如何服用「膠囊類藥物」?聽聽醫師怎麼說!

有此一說:

之前在貴站有看到「膠囊類藥物」應與冷開水一起服用?醫師的回答,與我收到別人寄給我的E-MAIL裡的藥師回答,有所不同!

到底我們要如何服用「膠囊類藥物」呢?


原文:
日前我服用消炎膠囊時,因飲水量不夠,使膠囊附著在食道上,而造成食道嚴重灼傷,六天以來只能靠冰鮮奶和開水度日,還要住院治療五天,醫生更警告:如再延誤就醫,有可能惡化為食道穿孔,請大家不可忽視。
服用膠囊類藥物時:
1.千萬不可飲用溫水、熱水、果汁或含糖類飲料,正確應是飲用冷水╱冰開水。
2.服用後若感覺喉嚨內有異物,應飲用大量冰鮮奶或冰水。
3.服用時應站直或坐直,不要一服用完就馬上躺下。

家庭醫學科 田玠為醫師回答:
「膠囊類藥物」應與冷開水一起服用是的,因為熱水容易將膠囊溶破,使得藥粉附著在食道黏膜,造成潰瘍。

若發生類似症狀,應該要多喝冷水把膠囊沖下去。此外,最好在吞服膠囊時收下巴,如此膠囊才容易被水沖下食道,反之,仰頭吞服膠囊,容易使膠囊浮在上層,不易被水沖下食道。若不幸食道灼傷後,千萬不可冒險進食,可以先飲少量冷水,或經醫師指示後進食,另外提醒各位:嚴重的食道灼傷是不可進食的;熱水或固態食物也容易造成吞嚥疼痛,甚至於穿孔的危險,因此必須避免。

新光醫院藥劑科主任王春玉說,其實有點「言過其實」,因為要達到「灼傷」程度,除非是誤食高錳酸鉀、鹽酸、硫酸等非內服物質,才有可能。
而這則網路病例出現的傷害,應該只是水量不足所致,藥物沾黏在食道造成局部性刺激,這主要是藥性問題,與水的溫度一點關係也沒有。

王春玉舉例說,大部分的膠囊藥物都相當安全,但一種用來預防骨質疏鬆的藥物Fosamax,因為藥性特殊,特別容易沾黏在食道黏膜上,引起接觸性發炎與刺痛感,患者必須採取直立姿勢服用;至於部分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雖然對於消化道的刺激比較大,但並不會造成灼傷程度。

專家提醒,民眾在吞服藥品時,最重要的是水量一定要足夠,同時以溫開水或冷水為佳,適當的溫度能幫助膠囊溶解吸收,讓其中的藥物盡快散發至體內作用,而如果膠囊不慎卡在食道中,只要再多喝點水沖下即可,不必太過恐慌。




KingNet肝膽腸胃科醫師回答
李文華醫師

新光王主任說的是,任一藥物即使不是“膠囊”喝水量不足,是有可能卡在食道上,至於會不會傷食道視藥物而定。有的只是延續藥物的效用,有的是真的傷害到食道,引起潰瘍,至於穿孔應是不活動或長期臥病在床者才有可能。

前者如睡前的安眠藥、鎮靜劑,可能一吃藥喝口水,就躺下來,隔天早上藥物才下到胃,造成昏昏慾睡的作用;後者如消炎藥、止痛劑,甚至如王主任所提治骨鬆藥會因水量不足而卡在食道上,造成食道潰瘍,至於吃藥喝的水,溫水即可,熱水會使膠囊較快溶解,但水溫太高也無法入口,不是嗎?

即使嗜喝熱水的人,水量足夠把藥送入胃中即可,筆者當研究過可入口的熱水,在二分鐘內,膠囊還不會溶化,所以只要足量的水就可把藥送入胃而不會卡在食道內;服藥的姿勢當然可能影響,如果服藥丸不是很順暢的人應該一顆一顆吞,而不是一把吞,另外,睡前服藥至少200西西的溫水外,5分鐘內不宜躺,所以即使臥病在床者,吞藥時也應坐在床上吃藥,坐姿或站姿應無妨。

萬一果真發生在服藥後,胸痛、悶、灼熱等及喝水,吃東西後更痛,就是已經發生食道炎或潰瘍,應就醫服藥;喝冰水只是減輕感覺,喝冰鮮奶應不宜,因會產生更多的胃酸,如又發生逆流的病症,食道的傷害會更大,所以應就醫服藥,必要時檢查胃鏡。

吳俊穎醫師

基本上適合配合藥物服用的水溫大多數都介於10-50度C之間,這些水到了體內沒有多久溫度都會成為37度C,水溫高低對於服用藥物所引起的食道炎或食道潰瘍之發生,並沒有太大影響。

臨床上,胃腸科醫師在做胃鏡所發現的服用藥物所引起的食道炎或食道潰瘍,許多是發生在病患本身的食道蠕動功能障礙(食道蠕動得太慢),而導致藥物於食道滯留的時間過長而於食道溶解的情形。另外也些病患則因為在服用藥物時,完全沒有配合喝水,而導致膠囊粘著於食道壁所造成。

因此,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看法如下:
食道的蠕動速度與沒有配合喝水,為引起的食道炎或食道潰瘍之發生。水溫高低並沒有太大影響。

KingNet家庭醫學科醫師回答
黃光輝醫師

我同意新光醫院藥劑科主任王春玉的說法,不管什麼溫度的水,只要量夠,膠囊停留在食道的時間短,是不會在食道壁上就溶解的。

而且一般的常用藥物非強酸或鹼,就算膠囊破裂灑在食道壁上也不會造成灼傷,只會造成局部刺激,再喝些水就可;此時避免喝熱水是因為會使刺激感加重而更不適。

陳進明醫師

藥物原本是用來治病的,藥物本身除了會引起副作用。服用不當確實會造成一些傷害,而在消化道的前端的食道,經常是最大的受害者。大部分的口服藥物,都會製造成無法咀嚼,或是膠囊狀,或是容易吃與運送的小包裝,造成了高濃度的藥劑。一旦造成食道傷害時會較嚴重。

據估計,藥物性食道炎的發生機率約每年每十萬人有四例。以台灣為例,每年應有百例。藥物食道炎若嚴重可能發生潰瘍,狹窄,出血,甚至於穿孔,也曾有致命的病例報告。造成嚴重的比率約在百分之五,死亡個案更是少數。有一位專家回顧了979位因為藥物而造成的食道炎病患,發現有上百種的藥物會造成食道炎。不一定是膠囊類藥物。發生的年齡,由三歲到九十八歲都可能。女性是男性的二倍,經分析認為,有許多的抗生素較容易引起食道炎,這些抗生素是用在女生常發生的尿路感染。大部分的病患會在七到十天內恢復正常。

有專家作過一個研究,請了十八位健康的成人,給他服用膠囊藥物,喝了很多的水以及直立的姿勢,發現其中有十一位,藥物在食道停留的時間仍然起過5分鐘。大多數的病患都會有突發的吞嚥疼痛,但吞嚥本身卻沒有問題。也就吞得進去,但會有疼痛的感覺。在吞嚥時,會增加疼痛,會不吞嚥食,也會有持續的疼痛。有些病患會產生燒灼的痛感,很類似食道逆流性炎。治療方式,最重要是停用此藥物。一般醫師都會用局部止痛的藥劑或者是黏膜保護劑或是制酸劑等等。但卻沒有研究顯示,用這些藥物治療有明顯的改善疼持續時間以及症狀。

對於服用口服藥物的方法,一般而言,較大體積的藥物,較容易,表面較粗糙較容易,內容物也有影響。所以專家都建議要喝150毫升的水,身體直立的姿勢進食,在服藥後最好也可以再直立十分鐘。當然對於平時都臥床的中風或重症病患,就得多服些水。至於水的溫度並不是很重要的因素,無論何種藥物,我們都不希望他在進入吸收或作用的部位前,溶解或分解。所以大多數的設計對於人體可以承受的溫度(非最大的承受的溫度),都可以接受而不會立即溶解。換言之,只要是自己覺得舒服的溫度,如夏天,可以用冰涼一點的水,冬天可以用溫溫的水。雖然我們的食道有蠕動的作用,但不躺的姿勢,畢竟不利藥品往下移動。

總而言之,口服藥是一種安全的藥物,不容易造成食道的傷害,造成的傷害也不嚴重。只要注意服用時的小細節便可。

張必正醫師

膠囊類的藥物有不同的功用:有的是因為在食道的鹼性環境可能被破壞,而影響藥效;有的是因為需要較長時間作藥物的釋放,所以需要用糖衣錠劑或膠囊。基本上,藥物的膠囊對於用藥功能有一定的作用,服用時不宜先行破壞,以免影響藥效。

熱水或是果汁飲料,可能對膠囊造成破壞,因此建議服用此類藥物時,最好配合涼的開水服用。溫水的影響應不會那麼顯著。

至於部份藥劑成份附著在食道上造成食道潰瘍,是有可能發生的事,但是這類藥物畢竟屬於少數。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提供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