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老人流行病「退化性關節炎」若膝關節疼痛別習以為常!

60多歲的張媽媽是一位典型家庭主婦,經常拖著肥胖身型,裡裡外外照顧著一家人。近幾年來時常抱怨膝關節疼痛,有時痛到影響走路,她常以為人老了,沒有用,偶而就跟家人、鄰居抱抱怨或自行買成藥止止痛。一天在隔壁王媽媽勸說下,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來門診求診,經三個月持續中藥及配合針灸治療,目前疼痛和關節活動度已達滿意程度。

退化性關節炎疾病(Osteoarthritis, OA; 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 DJD)是最常見及最重要的關節病,又叫做骨關節炎或變質性關節炎。為50歲以上的人最常見的肌肉骨骼問題,其特徵是因關節內軟骨磨損衰竭後所產生周邊骨不正常增生及關節腔變窄。因此,使關節活動時感到疼痛,而且不能充分活動。

根據統計,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每四人就有三人受到退化性關節炎困擾,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更超過九成。女性較男性患者略多。更有研究指出,患者人數隨著年齡增加,也快速成長中,幾乎快成了流行病。

一、早晨起床或休息後病變會有短暫的僵硬(晨僵)。
  晨僵一般不超過半小時。
二、膝關節最常受累,關節會痠、脹痛感,尤以長距離行走,
  劇烈運動、爬山、受涼或天氣變化時加重,
  下樓梯因膝蓋無力而顯困難。蹲下起立時疼痛、僵硬感,
  被動運動時膝關節會有響聲或骨摩擦聲。
三、腰椎間盤狹窄或因脊椎骨後骨刺,會造成脊髓受壓迫,
  通常腰椎及腰部軟組織有痠痛、麻木、脹痛、僵硬與疲倦無力,
  甚至俯仰動作受限。壓迫坐骨神經會引起坐骨神經炎,
  在患側腰部及下肢會麻痛、抽痛,
  甚至會有半夜小腿易抽筋的現象,
  壓迫到馬尾神經會引起肛門括約肌功能障礙。
四、外傷、全身性或遺傳性而引起續發性骨關節炎可能為單側性,
  年輕時就會出現。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傷科主治醫師許恆壹說,膝退化性關節炎屬中醫「痹症」、「膝痛」、「腰腿痛」範疇。由於腎氣的盛衰對身體的生長衰老有主導的作用;又因肝腎同源,腎主骨,肝主筋,筋骨相連,因肝血充足與否對筋骨的生長榮衰有重要關聯。

退化性關節炎,起因於肝腎不足,氣血虧損或感受風寒濕邪所引起。而以腎虛為本,邪實乃外力所傷、瘀血內滯或外邪侵襲,經脈閉阻,通常正虛、邪實往往交雜兼併為患。

處方原則

根據「經之所過,病之所治」原則,視其發生在何關節而選用該經絡。治療原則是針灸併用,由於退化性關節炎乃自然老化之現象,常因酸痛造成生活的不便與不適,且患者往往拖延時日,應著重灸法(因退化症,久候必虛),尤其可在針上加灸,臨床效果相當顯著;另外可搭配拔罐、放血(久病必瘀)處理使用,原則上不宜太過頻繁使用拔罐、放血,應掌握有是症,用是法。

保養之道

適當休息:只要受犯的關節在正常的位置下,避免長時間固定同一姿
      勢,婦女則少穿高跟鞋,儘量放鬆及舒適,但也不要過度
      休息,否則受犯關節會愈僵硬。

適當運動:練習各方向的自主性及被動阻力性運動,以免關節僵硬長
      期缺乏運動,容易造成下肢肌力變差,體力不足,養成固
      定運動習慣是很重要的。下肢承受體重的運動如跳舞、爬
      山,反而容易導致關節發炎,因此對於關節炎患者,游泳
      是平日運動的最佳選擇。

體重控制:可以減輕脊柱及下肢關節的負荷,讓您的關節休息,避免
      關節惡化。

飲食治療:避免攝取高尿酸飲食,如動物內臟、肉類、豆類食物及避
      免喝酒。


新聞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