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衛生白皮書─未來的老人每四個人就有一人患「骨鬆症」

台灣地區目前常見的骨骼、 肌肉及關節慢性疾病(bone, musculue and arthritic disease)為骨質疏鬆症、骨質疏少、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痛風性關節炎等,其中以骨質疏鬆症對全體國民健康的威脅最大。

骨質疏鬆症為一種常見之骨代謝障礙,起因於骨再吸收細胞活性大於骨生成細胞,使得骨質量逐漸損失,最後導致骨骼易碎裂程度增加,進而增加骨折的危險性。

骨質一般約於20∼35歲時到達高峰,之後維持數年後,即以每年約0.5%∼1%的比例逐漸減少。研究顯示,亞裔的骨質密度較高加索人種低,成年女性的骨質較同齡男性低;另外女性在停經後,由於雌性素的缺乏,使得骨基質合成不足,同時間又對促成骨吸收與分解的副甲狀腺素敏感度增加,使得骨質流失的惡化情形更為嚴重,骨質平均流失率高達15%。隨著台灣邁進65歲以上人口超過7%的老人國,骨質疏鬆症對社會所造成的問題也愈趨嚴重。

中華民國老年醫學會曾經調查台灣地區的骨質疏鬆症盛行率,結果發現台灣地區65歲以上人口,每九人即有一位罹患骨質疏鬆症,其中女性的盛行率高達25%。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包括:年老、女性、遺傳、吸菸(尼古丁)、酒精或咖啡因攝取過量、雌性素分泌減少(更年期、卵巢切除等)、鈣質攝取缺乏、缺乏或過度運動、藥物使用(腎上腺皮質醇、抗癲癇藥物、利尿劑及甲狀腺素等)及重金屬污染等。

骨質疏鬆症在早期不會引起任何症狀,通常都是骨折發生時,才發現有骨質疏鬆;故骨質疏鬆症的症狀大都與發生骨折有關,例如疼痛、腰酸背痛、行動力受限、駝背、身高變矮、脊椎或關節變形、腎結石及骨折(好發於髖骨、脊椎骨及腕骨)。

骨質疏鬆症可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則有停經後骨質疏鬆症及老年性骨質疏鬆症兩種:停經後骨質疏鬆症(又稱第一型骨質疏鬆症)好發於停經後婦女,可能與女性停後雌性素合量突然減少有關,此時體內的破骨細胞活性會增加,其副甲狀腺功能降低,常見尿液鈣排出增高現象;老年性骨質疏鬆症(又稱第二型骨質疏鬆症)常見於70歲以上的女性或80歲以上之男性病患,此時體內的造骨細胞活性退化,使得骨合成量減少,其副甲狀腺功能增進,但尿鈣量正常。

續發性骨質疏鬆症的骨質流失乃肇因於其他疾病,如副甲狀腺機能亢進、腎臟疾病、中風骨折、服用類固醇等。

過去台灣地區對於骨質疏鬆症的防治多強調建立本土性的資料,在行政院衛生署1997年出版之衛生白皮書─跨世紀衛生建設中則設定未來骨質疏鬆症防治策略的重點為強化家庭及社區對疾病防治之參與、設立共同照護工作模式,期能於2006年適當控制髖部骨折發生率。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