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只要血糖控制良好,在生活上與一般人沒有不一樣!

文�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高年科主任 吳明彥醫師

談第一型糖尿病

一位7歲男童,兩個月來體重減輕了2.5公斤且陸續出現多尿、煩渴、食慾大增,及反覆性上呼吸道感染情形至門診求治。經檢查後發現血糖436 mg/dl,尿酮呈陽性反應,糖化血色素17.2%,而被診斷為疑似第一型糖尿病住院治療。

因第一型糖尿病與一般第二型糖尿病治療處置有相當之差異性,且較高之危險性,詢問其家族史中發現其叔叔亦為第一型糖尿病,發病初期即已接受胰島素治療,但當醫療人員告知其父母該童需終生以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時,家屬無法接受。

住院期間經過糖尿病衛教團隊成員運用傾聽、陪伴技巧、加強對第一型糖尿病的認知,並透過同儕病童母親照護經驗之分享,得以讓其父母接受,並開始胰島素治療。住院一週後飯前血糖99mg/dl,照護過程中經由反覆練習胰島素注射技巧、血糖監測技術及飲食調配隨時提供諮詢,幫助病童及主要照顧者理性面對糖尿病帶來的健康問題。

目前個案全家都會測血糖,但胰島素注射仍由個案的媽媽一日二次協助施打,現在糖化血色素為6.0%,生長發育已達理想體位,並且沒有發生併發症,每月定期返診且必帶來飲食日誌及血糖監測記錄與衛教團隊討論。

糖尿病是最重要的慢性代謝疾病之一,世界衛生組織(WHO,1995)依糖尿病病因、胰島素分泌不足之程度及作用良否為基礎,將糖尿病分為2大類,第一型糖尿病常見於青少年期,其發生率依各國之報告有顯著的差異,每年每十萬人口約有1.3∼48.5人罹病,以北歐國家發生率最高,在台灣,根據衛生署之統計,約為每年每十萬人口約有1.5人,故在我國第二型糖尿病仍占絕大多數。

第一型糖尿病之病因為胰臟之蘭氏小島β-細胞被嚴重破壞而導至胰島素分泌不足,破壞原因為遺傳及環境因子,遺傳機轉雖仍不甚清楚,但大都由自體免疫的抗體所造成的,長久以來皆被認為與人類白血球抗原有甚為密切的關連;另一環境因素則被認為病毒感染所造成,如:腮腺炎、先天性德國麻疹、肝炎病毒、感染性單胞球症及克沙奇病毒等有關。

當病童體內80∼90%β細胞被破壞後,使葡萄糖無法被有效利用,臨床症狀便漸漸出現,常見症狀有多尿、多飲、消瘦、多食、倦怠、夜尿(甚至尿床)、腹痛、嘔吐,更有酮酸中毒的危險

治療唯一方法為投予胰島素,大部分兒童所需胰島素劑量約0.7∼1.0U/kg/day,70%病童診斷後的兩週至兩年會出現蜜月期,此時胰島素劑量可減少,研究顯示蜜月期若能提供基礎量胰島素,則可使β細胞存活較久,以確保良好的血糖控制。

目前胰島素的投予方式,從一天二次到一天多次皮下注射方式為主,或更新之方法,如皮下胰島素幫蒲或胰臟蘭氏小島之移植。

依其投予的方法、次數、時間、種類對血糖控制結果有顯著差異,學齡期兒童血糖控制目標為飯前血糖90∼180 mg/dl、睡前血糖100∼180 mg/dl及糖化血色素<8%,經由各種大型研究報告,如DCCT及EDIC顯示血糖控制良好,可延緩大小血管病變發生20年。

營養治療方面,須先評估年齡、身高、體重、生長曲線、作息、BMI(身體質量指數)及治療方式,再根據孩童對食物偏好、家庭用餐習慣一同訂出適合的飲食計劃,通常設計六餐,給予適量蛋白質、足量複合澱粉主食、高量蔬菜及纖維、低脂肪,再加上運動來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並配合在三餐前和睡前監測血糖,讓父母和兒童據以調整飲食、作息和胰島素劑量,並預防發生低血糖。

針對糖尿病童和青少年在發育上的衝擊,應有所引導,且擬定在校醫療照護計畫,預防上學途中及學校中發生低血糖。治療目標為維持正常的生長和發育、理想的血糖控制、減至最少的急性或慢性併發症,並達到正面的心理調適。

最後要強調,血糖控制的成效與藥物、飲食與運動有關,糖尿病合併症發生的時間與嚴重性,也與血糖控制的情形有關,因此為了孩子將來的健康,就要好好控制血糖,按時完成併發症篩檢,並隨時與糖尿病衛教團隊保持聯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