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預防地方性班疹傷寒來襲,請加強除蚤!

地方性班疹傷寒是醫師常通報的傳染性疾病之一,台灣地區2009年接獲28例通報,其中16例確診,台南市雖無確診案例,但因民眾仍有感染的風險,故針對該疾病病原、傳染方式及預防方法等的介紹如下:

(一)疾病概述(Disease description)
一種立克次體引起的疾病,有頭痛、惡寒、疲勞、發燒、全身疼痛和出疹等現象,但較溫和。在各年齡層的致死率依年齡而增加,但均小於1%。

(二)流行病學(Epidemiology)
世界性的。發生在有大量老鼠存在,且人與鼠居住在同一棟建築物的地區,季節性的尖峰在夏末和秋天。台灣地區有散發性病例,日據時期又稱為兩週熱。

(三)傳染窩(Reservoir)
鼠類和一些小哺乳類動物。在自然界以「鼠-蚤-鼠」的循環方式維持傳播,此時鼠為傳染窩,但在老鼠為不顯性感染。在台灣地區傳染媒介為印度鼠蚤,或是貓蚤。此兩種蚤寄生於貓、狗、家鼠(溝鼠、屋頂鼠)身上。

(四)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具傳染性的鼠蚤在吸血時排出立克次體而污染了叮咬部位或其他新鮮的皮膚傷口。偶爾也有因吸入乾了的蚤糞而感染的病例。

小袋鼠、貓和其他野生或家中動物均可受感染且具有自限性,但這些動物可傳送具傳染性的蚤類給人。貓蚤也是一種可能的媒介。

(五)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
1~2週,通常為12天。

(六)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一旦感染蚤體,在蚤體中終生維持(可長至一年)。

(七)感受性及抵抗力(Susceptibility and resistance)
一般人都會感染,感染後即具有終身免疫力

(八)臨床表徵
•突發性的頭痛
•惡寒
•發燒
•15日左右逐漸退熱
•全身疼痛(肌肉酸痛、關節痛)
•少數患者在發病5-6日後全身出現斑疹(主要在軀幹)

(九)病例定義(Case definition)
通報定義:有下列情形者:
(1)臨床症狀:頭痛、惡寒、疲勞、發燒、全身疼痛和出疹等現象,但症狀較溫和。
(2)曾被跳蚤叮咬或接觸囓齒類動物、貓、狗等。

(十)預防保健
1、最主要為避免被跳蚤叮咬
2、清除鼠類及蚤類,滅蚤須在滅鼠之前或同時進行。因為老鼠死亡時,其寄生之跳蚤有可能跳到新的宿主(人)繼續吸血。
3、平時保持環境清潔不讓蚤類孳生, 在鼠徑或鼠穴之入口處撒佈殺蟲粉劑滅蚤。
4、防止流浪動物進入家中及辦公場所,檢查一樓樓梯口旁、儲藏室或倉庫有沒有貓窩或狗窩。
5、以吸塵器打掃家裡,尤其是跳蚤卵、幼蟲最易躲藏的地板縫隙、寵物棲所及地毯邊緣。
6、家中有養寵物需經常洗澡、剪毛,並用蚤梳將跳蚤除去。
7、居家防鼠三不政策
•不讓鼠來──封住屋子周圍之老鼠洞及所有空隙,以防止老鼠進入
•不讓鼠吃──將食物與飲水收藏於適當的封閉容器內,以免引來老鼠覓食而造成污染
•不讓鼠住──住家內外避免堆積雜物、清除廢棄物並拔除雜草、垃圾必須密封加蓋並儘速包妥清運、廚餘菜餚不可倒入溝內、倉庫儲藏室定期清理

(十一)有關除蚤相關訊息,可參閱台南市衛生局網站:https://www.tnchb.gov.tw/疾管科,及臺南市防疫專線3366-366洽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