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用心傾聽陪他安心 珍愛生命守護希望

88災後已屆滿一個月,災後重建工作也逐漸步上軌道,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特於9月8日與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喜博樂(SEBoD)推動小組、高雄市忘憂草憂鬱防治協會及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關懷災後心理重建工作,共同辦理「全民啟動LONG機制,協助災民重拾喜樂笑容」記者會,呼籲全民共同關心災後重建之自殺防治、憂鬱症防治及心理衛生的維護,同時也為9月10日「世界自殺防治日」及其後為期一個月的喜樂月活動暖身。

傾聽陪伴走出傷痛 珍愛生命迎向希望
臺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理事長李明濱教授指出,自殺是世界性的問題,全世界每4秒鐘就有一人自殺未遂,每40秒鐘就有一人自殺死亡,一年有一百萬死於自殺,其中有70%在亞洲,台灣地區去年有4128人自殺身亡,代表每2個小時就有一人死亡自殺,在過去的研究中發現,自殺跟憂鬱症、躁慮症這些重要的精神疾病,還有沉重的壓力事件有關。

李明濱教授表示,本次風災過後,災區的民眾承受了一連串的壓力,除了家園的流失、財產的喪失,家人的離別、死亡,經濟、學業等等,多重的壓力匯集在災民身上,今(8日)天,幾個單位共同呼籲大家啟動LONG機制,需要大家以耐心、悲憫心、同理心,以及最重要「愛」,來共同支持長期的心理重建。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95年至98年民意調查結果發現,歷年皆有近二成民眾表示一生中曾經認真地想過自殺;而在98年的民意調查中,以簡式健康量表(別名心情溫度計,簡稱BSRS-5)檢測受訪民眾的情緒困擾程度,有2.0%民眾表示最近一星期有自殺的想法(輕微以上),以台灣地區15歲以上民眾19,138,521人作推估,約38萬人最近一星期有自殺的想法。臺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理事長李明濱教授表示,自殺的肇因相當複雜,自殺絕非單一因素可造成,在自殺想法的產生,至發生自殺行為的過程中,可能的影響因子包括有社會文化、精神狀態、生理、基因、社會壓力,以及重大生活失落事件的發生,不過,生活中也有許多保護因子家庭支持、親友關懷、正向信念及專業醫療協助等,能陪伴我們度過情緒的低潮,保護我們免於自殺的威脅。

為此,李明濱教授更呼籲災後心理重建工作必須長期且持續的進行,民眾可適時運用心情溫度計,檢視自己與親友遭受的情緒困擾是否已經超過負荷,並善用珍愛生命守門人1問2應3轉介的步驟,用積極傾聽與陪伴,讓每顆受傷的心安穩下來,若發現自己或身邊親友有情緒困擾,除了耐心陪伴與積極傾聽外,精神醫療的專業協助,也可支持您或您的親友,維持身心健康。

910關懷自殺防治 點亮生命燭光
國際自殺防治學會(IASP)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從2003年開始將每年的9月10日訂為「世界自殺防治日」,2009年世界自殺防治日主題為「跨文化之自殺防治」,強調自殺同時受到文化、宗教、法律、歷史、哲學及傳統等因素所影響,且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可能有不同的自殺成因,因此應依文化差異調整自殺防治策略,以提升自殺防治成果。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為呼應世界自殺防治日主題,將今年訂為「珍愛生命義工年」,希望從不同的文化背景積極發展各類型義工,連結各界力量及資源,共同守護週遭親友的身心健康,讓自殺防治工作達到網網相連、面面俱到之境界,將珍愛生命的種子深植人心。


自殺防治守門人三撇步
「一 問」:主動關懷與積極傾聽
「二 應」: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
「三轉介」:資源轉介與持續關懷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