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控制得宜,腎臟病患可以延緩進入洗腎

一旦腎功能出現問題,醫師和病患,都希望盡力延長進入洗腎階段的時程,事實上,只要日常生活照護得好,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任務。署立台北醫院腎臟科主任陳殷正醫師診治的病患彭先生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靠著配合醫生的囑咐和自我平時控制,經過了10年才進入洗腎。

彭先生是在民國87年被證實是第三期輕度慢性腎臟病,5年前病患的尿毒指數再升高,檢查結果已到了第5期的末期腎臟病,按一般的評斷,末期腎臟病患能再撐個一、二年就很不錯了,但彭先生一直到今年4月份才開始進行洗腎。陳殷正醫師指出,一個按理應該進行洗腎的病人,腎功能能夠維持這麼長的時間,靠的就是很好的飲食控制,同時配合醫生囑咐做藥物嚴格控制,並處理腎病變伴隨的併發症,才能讓腎臟不會惡化得太快。彭先生十分注重生活保健與飲食均衡,加上遵照醫囑,成功延緩進入透析治療的時程,是照顧很好的範例。

陳醫師表示,慢性腎臟病可分為三部曲。一開始是發現腎臟有問題,由於腎臟病初期並無特別的症狀,所以只有靠民眾自身提高警覺,配合規律的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及早就醫治療,好讓專業的腎臟保健醫療團隊來做協助。一方面醫師藥物治療,另一方面,要開始做嚴格的飲食控制,經由醫療和飲食生活的控管,達到避免腎功能繼續惡化的目的。倘腎功能無法控制持續惡化,此時便進入第二部曲,醫師要教導病患腎功能將無可避免持續變壞,但嚴格的控制仍可有效地減緩腎功能惡化的速度,並減少併發症的發生。以彭先生案例,他為了不增加腎臟負擔,採無鹽烹調,注意低磷,低鉀、低蛋白質的控制,但同時也兼顧身體的營養足夠,做適度的運動把身體維持在最好狀態,才能成功地延緩進入洗腎的時程。到了慢性腎臟病晚期,病患無可避免要面對洗腎治療時,則要適當調整心態,迎向新的透析人生,署立台北醫院今天(10/31)便為一群慢性腎臟病晚期的病友舉辦一場座談會。

署立台北醫院從民國70年開始成立血液透析室,民國80年成立腹膜透析室,93年開始做慢性腎臟病衛教,不斷為慢性腎臟病病友的腎臟全照護努力。在今天舉行的腎友座談會,腎臟科醫師蔡宜潔及透析室護理長李淑慧指出,慢性腎衰竭屬不可逆性,萬一要進入洗腎階段,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要提早做好準備,並遵照醫師的建議,千萬不要延遲;事實上,不論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都是有效的洗腎治療,究竟要選擇何者,並沒有絕對的標準。病患須考量本身的條件和所需要的家庭支持系統,才能做最合適的選擇。不過無論是何種透析方式,透析治療絕對不是結束,而是另一段透析人生的展開。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