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糖尿病的中醫療法

在我國傳統醫學典籍中,並沒有糖尿病這個名詞;古代醫書中所提到的「消渴病」,應就是糖病的範疇。東漢著名醫家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記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這其中所描述的消渴,小便多,就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三多症狀之一。

臨床症狀
基本上,傳統醫學對於糖尿病的認識是由症狀的描述來分類,這便是傳統醫學最重要理論架構;所謂「辨證施治」,不同的症狀表現,不同的分類,有不同的治療方劑;對於糖尿病,也就是傳統醫學所謂的「消渴症」,依其症狀表現,可分以下幾類:

一、 上消症:以口渴多飲為主要表現。傳統醫學認為,此乃由於內火熾盛而傷津液,患者因內熱而飲水,從現代醫學來看,這是因為患者血糖升高時,大量葡萄糖由腎中排出,同時帶走水分,身體在缺水狀況下,感到口渴而欲飲水。

二、 中消症:以多飲善飢為主要表現。傳統醫學認為,乃因胃火熾盛,熱中焦,熱盛消穀,穀消則善飢,現代醫學則認為由於糖分大量由尿中排出,必須補償尿中失去的糖分,因而需要多食。當攝入的能量不夠時,就會出現飢餓感,如此反反覆覆,患者吃完飯後,不久即有飢餓感。

三、 下消症:以多尿作為主要表現。傳統醫學認為,乃由腎虛不能滋其化源,故而多尿,現代醫學來看,乃由於血中葡萄糖濃度升高,超過了腎糖閾值,大量葡萄糖函腎排出體外,由於尿的滲透壓增高,也同時帶走大量水分,患者尿量及排尿次數也因而增加。

以上消、中消、下消來做為消渴症分類,雖然簡單,容易瞭解,臨床上這些症狀可能同時存在,或伴隨其他症狀出現。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糖尿病最常見症狀是「三多一少」,所謂「三多」,就是多飲、多尿、多食;所謂「一少」,指的是體重減輕,另外有些症狀,也常在不同體質的人,或同一病人在不同時候表現出來,較常見的併發症如視物模糊、四肢麻木、蛋白尿、搔癢、腸胃不適等等。

傳統療法
傳統醫學對消渴症的治療,主要根據「辨證論治」。一般來說,上消為主症者,以白虎人參湯加減;中消為主症者,以調胃承氣湯加減;中消為主症者,以調胃承氣湯減;下消為主症者,以六味地黃丸加減。除了藥物治療外,運動療法及飲食療法也甚為重視,《外台秘要》書中談到「消渴病人,不宜飲飽食便臥,經日久坐,欲小勞,但莫久勞疲極,亦不能強所不理耳。」「食半即步行,稍暢而坐」這種注重飲食,勿要過勞,食後運動的保健方法,與現代醫學所強調的飲食及日常生活控制療法,不謀而合。

中西醫結合
現代醫學對於糖尿病的認知,已經越來越清楚了;胰島素及口服降血糖藥物,如雙胍類及磺氨尿類降血糖藥的開發,使得對於病人血糖控制,掌握比較容易,在臨床上病人血糖控制好了之後,許多症狀得以改善;然而有些病狀似乎不隨著血糖改善而緩解,例如視物模楜、四肢麻木、下肢水腫、皮膚癢、口乾舌燥、日漸消瘦、這些不同症狀似乎皆伴隨著糖尿病,而糖尿病的治療,也不只是血糖控制而已,它似乎應該面對一群症狀,從傳統醫學角度來看,所謂「辨證論治」,正是針對症狀分類而予以治療,這與現代醫學頗為符合。

傳統醫學與現代學學其實可以結合的很好,透過現代醫學其實可以結合得很好,透過現代醫學的科學方法,許多治療糖尿病的傳統方劑與藥物被證實,例如六味地黃丸用於下消為主症的患者,山藥、知母、天花粉、苦瓜子、石榴葉等中藥之降血糖機轉,臨床上許多病人以中西藥合併治療,取得不錯療效,尤其是在糖尿病之併發症控制方面,一般來說,降血糖效果以西藥較佳,但如合併中藥治療,在血糖穩定,其他合併症狀,如口乾舌燥、便秘、膚癢、四肢麻木、視物模楜等等,可以取得不錯療效,有些病人中西藥合併治療後,西藥降血糖藥可以減少服用次數或量,甚至某些病人加入服用中藥後,原本是注射胰島素,卻可改為口服降血糖藥物便可。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服完某一帖藥或哪一種藥就痊癒,不只是糖尿病,真正傳統醫學理論認為,任何疾病都要經過嚴重的辨症,才能論治,才能給予藥方,糖尿病的治療,尤其是血糖控制,現代醫學仍扮演主要角色,傳統醫學對於糖尿病的治療,也許被人誇大,也許跟不上時代腳步,然而在某些領域,仍是被肯定,而民間服用中藥也頗普遍,個人以為,傳統醫學應走出既有的思考臨式,以現代醫學的科學方法進行研究,中醫融入整個現代醫學領域,如此中西整合,相信一定可以取得不錯成效。
本文作者:何彥頤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