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天氣冷颼颼腦中風預防與治療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冬天就要到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可能要增加了,尤其腦中風已是台灣十大死因的前幾名,更不可掉以輕心。腦中風造成腦細胞永久的傷害,所喪失的功能有可能永遠無法恢復,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對腦中風而言更顯重要。了解自己的危險因子,才能戰勝這可怕的健康之敵。


腦中風可分成缺血性腦中風以及出血性腦中風。缺血性腦中風是腦血管阻塞造成腦細胞失去氧氣及養分而壞死,依照中風的原因缺血性腦中風可簡單的分成三大類:
1.小血管性腦中風:是由一條穿通動脈(perforatingartery)阻塞所造成,由於管徑大約200-400μ,所以造成的梗塞體積大約是2-3立方公釐,所以症狀較輕微也可沒有症狀。根據病理變化是小動脈壁的變性,造成脂質及蛋白質沉積的脂肪玻璃變性(lipohyalinosis),根據研究有這種病變的病人,高達90%有高血壓。


2.大血管性腦中風:主要供應腦部血流的大血管阻塞,可分成前循環的內頸動脈及其分枝與後循環的椎動脈與基底動脈,常見的病變是動脈粥狀硬化;主要的原因有兩種可能,ㄧ個是血脂肪過高滲入血管內膜;另外一個是內皮細胞受傷及修補。另外化學性傷害,例如:抽菸會造成血小板的活化,形成斑塊。


3.血栓性腦中風:大多是心臟產生的血栓跑出心臟造成腦血管阻塞,常見的原因有心房震顫、心瓣膜疾病、急性心肌梗塞等。


以上三種腦中風約各佔缺血性腦中風三分之ㄧ。因此除了年齡之外,可知可逆性的危險因子由以上之病因主要可歸類為以下幾項:
1.高血壓:相較於無高血壓病人,高血壓會增加中風危險性數倍。平均血壓每增加10mmHg,中風之危險性即增加30%,根據美國全國聯合委員會(JNC7)成人收縮壓大於140mmHg,舒張壓大於90mmHg為高血壓:年齡大於70歲,以血壓115/75mmHg為基準,每上升20/10mmHg,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加倍;收縮壓介於120-139mmHg與舒張壓介於80-89mmHg,為高血壓前兆,須要改善生活型態;若收縮壓高於140mmHg,舒張壓高於90mmHg,須要藥物控制。


2.糖尿病:造成小血管病變如:視網膜、腎臟、周邊神經病變;也會增加中風2-3倍的機會。尤其合併高血壓者,除控制血糖外,建議將血壓控制到130/80mmHg以下。若已經中風的糖尿病患者,嚴格的控制血糖可顯著降低腦中風復發。目前建議以飲食生活型態運動為初始治療,若無法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須藥物及胰島素治療。


3.高血脂:已知是動脈粥狀硬化的原因之ㄧ,尤其是低密度膽固醇過高,與高密度膽固醇過低.除藥物控制外,非藥物治療同等重要;飲食方面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多使用植物油、多食用高纖食物如蔬菜水果。生活型態的改變例如:多運動每週三次以上每次三十分鐘以上;減重以六個月內減輕10%的體重為目標;建議步行取代交通工具或電梯;嚴格禁止菸酒之習慣;有心血管疾病者若非藥物治療仍然無法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於130mg/dL以下;膽固醇總量200mg/dL以下或三酸甘油脂200mg/dL以下;則須藥物治療。


若是真的發生腦中風症狀時,如半側肢體無力或感覺異常,吞嚥困難口齒不清時,甚至意識不清時,請盡快到急診室報到;若是家人有疑似腦中風,可以做以下測試:
1.微笑測試:請病人微笑,看嘴角有無歪斜。
2.舉手測試:請病人閉眼並雙手平舉手心向上,看是患側是否掉下。
3.語言測試:請病人念報紙,看是否流暢或口齒不清。


若是有其中之ㄧ異常且是新的症狀,70%有可能是腦中風,若三者都異常,85%得中風可能。並且要記得發生的時間,若到院三小時以內,經神經科醫師評估為中風且無禁忌症,有接受血栓溶解劑的機會。其他的腦中風病人,ㄧ般以抗血小板藥物為主(如:阿斯匹靈),再度中風的風險會降低約15%,相當於兩年內每一千位腦中風的病人減少了36次的再發,效果遠大於嚴重顱外出血的風險。


總之,預防遠勝過治療,尤其在腦中風的病人身上。再好的治療也比不上阻止腦中風的發生,所以良好的生活型態、規律的運動及危險因子的控制才是對付腦中風最好的方法。

本文作者:亞東紀念醫院 神經內科 吳鴻明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