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頸椎痛免煩惱「五波比健康操」讓您輕鬆過好年

在人的一生中,頭部每天處於屈曲狀態的次數多達幾千次,而後仰的機會卻非常少,尤其是長時間使用電腦、駕車、用高枕、睡軟床等,頸椎病越來越普遍。表現為上肢可有無力、麻木、握力減退、肌肉萎縮等現象,疼痛沿神經根支配區放射至上臂、前臂、手和指,頸部活動受限,有時可有頭痛、耳鳴、頭暈,重者上肢麻木,活動不靈。


在醫界比較有共識的分型有:落枕型(或稱頸背型)、痹證型(或稱神經根型)、痿證型(或稱脊髓椎管狹窄型)、眩暈昏厥型(或稱椎動脈型)、五官型(或稱交感神經型)。最近有研究統計顯示神經根型頸椎病在頸椎病中發病率約占60%∼70%,一般都可先採用非手術療法,臨床控制可達70%,有效率可達90%。


李昌諴表示,本症是神經受到壓迫有引發的一些神經症狀,頸椎椎間盤退行性病變引起的頸椎不穩定,平衡失調或刺激壓迫鄰近神經組織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狀,稱為頸椎綜合症,主要以頸項和肩背部的疼痛不適,活動受限為主要症狀,與肩胛骨、鎖骨、提肩胛肌、斜方肌、前斜角肌、胸鎖乳突肌等相對位置異常有關,若能在初期時積極先作治療,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將可減少上肢麻木、肩背疼痛等症狀,絕大多數的頸椎病可以透過手法、牽引、藥物治療等使臨床症狀得到緩解。因而讓病人的生活品質得到改善。


臨床主要使用的手法有局部鬆筋、搓擦、按壓、滾摩,揉捏、提拿、旋轉復位手法、扳法等手法。通過放鬆類手法在達到緩解頸部肌肉痙攣的基礎上,再施以輕柔的端提牽拉手法或旋轉復位手法及扳法糾正錯位的頸椎,從而解除椎動脈的痙攣、壓迫,改善腦部血液循環,往往能得到相當不錯的療效。


李昌諴醫師舉近來診療過的患者為例,以說明中醫如何幫助頸椎痛患者減輕其病痛。一位家住台中的48歲女性辦公族退休人員,項背疼痛已近一年,因左手指末端指節麻木、肩背疼痛難當求診,西醫診斷為第6頸椎神經壓迫症,給予保守療法未見改善。但是每天來院治療並配合復健牽引,經二週後左手指節麻木、左肩背及上臂外側疼痛以及頭痛等症狀亦均有所改善。


李昌諴指出,對於反覆發作經常落枕的頸椎病患,常是因中老年體質漸弱,導致關節囊鬆弛、韌帶鈣化、椎間盤退化、骨刺形成等原因引起頸背疼痛,絕不可輕忽這些警訊,否則一旦併發中風等腦血管疾病。頸椎病併發症一旦發生,常造成病人生活品質的大幅降低,甚至對生命造成莫大威脅,因此減少或延緩其進展實為重要課題。


5波比頸部健康操
【熱身準備動作】
•第一式:前俯後仰。
•第二式:舉臂轉身。
•第三式:左右旋轉。
•第四式:提肩縮頸。(向後)
•第五式:犀牛望月。(斜上方)
•第六式:波浪屈伸。(肩部)
【基本操】
•採取“不”字型(五方向)
•依左→右→後→左後→右後→中
•波比→波比→波比→波比→波比→波(5次波比→波)


【另有十種變型版本(加上手勢及動作)】
1.拜拜保庇版(合掌配合頭手身體動作)
2.拜年賀歲版(握拳配合頭手身體動作)
3.sorry,sorry版(搓手配合頭手身體動作)
4.nobody版(伸食指配合頭手身體動作)
5.皮卡丘版(伸彎手掌配合頭手身體動作)
6.僵屍手版(平伸手臂配合頭手身體動作)
7.好兔版(向上伸彎手掌配合頭手身體動作)
8.玉兔版(手掌貼於頭部配合頭手身體動作)
9.變型蟲版(向上捲合掌配合頭手身體動作)
10.洗刷刷版(雙手相互捲繞配合頭手身體動作)

本文作者:台中榮總 中醫科 主治醫師 李昌諴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