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慢性腎臟病知多少

尿量減少、小便白濁、下肢水腫、食慾不振,我是不是有腎臟病呢?應該做哪些檢查?慢性腎臟病會有哪些症狀?除了糖尿病外,還有什麼原因也會導致慢性腎臟病?該如何預防慢性腎臟衰竭?萬一有慢性腎臟病的話,又該如何治療?以下就為您回答這些關於腎臟病常見的疑問。


如何得知是否有腎臟病
如果有下文中所述的症狀,或是擔心可能有腎臟疾病時,可至醫院或診所驗血及驗尿,如有需要時,也可做腎臟超音波檢查。而有糖尿病、高血壓、長期服用止痛藥、長期痛風的病患、或有家族史的人,應該定期檢查腎功能。


腎臟衰竭時會有哪些症狀
當腎臟功能惡化到相當程度時,會出現下列的症狀:全身倦怠、食慾不振、噁心、皮膚搔癢、尿量減少、下肢水腫、呼吸困難、心律不整、抽搐、昏迷等症狀。而有些腎臟病在早期時,可能就會有尿液起泡(泡沫尿)及夜尿(半夜解尿超過兩次以上)的現象。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早期腎臟病大部分是沒有特別症狀的,只有靠定期的抽血及驗尿才能及早發現。


急性與慢性腎臟衰竭
如果,腎臟功能在數小時至數天內急速惡化,伴隨有上述症狀,稱為急性腎衰竭。相對地,如果腎臟功能是在數月或數年間漸漸變壞,稱為慢性腎衰竭,通常要到腎臟功能剩下正常時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以下時,才會出現症狀。急性腎衰竭經適當治療後,腎臟功能仍有恢復的可能;而慢性腎衰竭即使給予適當治療,頂多只能減緩腎臟功能惡化,無法完全恢復。


造成慢性腎臟衰竭的原因有哪些
除了急性腎衰竭的後遺症,長期糖尿病、高血壓會傷害腎臟功能外,造成慢性腎臟衰竭的原因還包括:自體免疫疾病、自發性的慢性腎絲球腎炎、遺傳性的多囊腎、長期服藥引起的慢性腎間質腎炎、反覆感染導致的慢性腎盂腎炎、尿路阻塞、慢性尿酸沉積等。但有部分病患即使已有嚴重腎臟衰竭的病況,其致病原因仍不明。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衰竭
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服用藥物要注意是否有腎臟毒性。遵從醫師指示,不要服用過量藥物、不要亂服成藥。適量暍水、不憋尿。不抽煙、不酗酒。避免吃太鹹的食物。定期健康檢查。


慢性腎臟衰竭該如何治療
還沒嚴重到末期腎病的患者,應更嚴格地控制血壓,在醫師指示下減少蛋白質的攝取並使用血管加壓素轉換?抑制劑(ACEI)或血管加壓素受體拮抗劑(ARB),以減緩腎臟功能惡化的速度。另外亦需定期追蹤檢查腎臟功能,建議間隔時間如下。如果已惡化至末期腎病的階段,應做好接受腎臟替代療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與腎臟移植)的準備,千萬不要聽信偏方、延誤就醫,而加重病情。


慢性腎臟衰竭分期與建議追蹤間隔:(GFR,腎絲球過濾率,腎功能指標,正常時約為100ml/min/1.73m2)
第ㄧ期:腎功能正常微量蛋白尿GFR:≧90ml/min/1.73m2。半年追蹤一次。
第二期:輕度慢性腎衰竭GFR:60~89ml/min/1.73m2。半年追蹤一次。
第三期:中度慢性腎衰竭GFR:30~59ml/min/1.73m2。三個月追蹤一次。
第四期:重度慢性腎衰竭GFR:15~29ml/min/1.73m2。三個月追蹤一次。
第五期:末期腎臟病變GFR:<15ml/min/1.73m2。二週至四週追蹤一次。


何時需至腎臟專科就診
慢性腎衰竭患者及時至腎臟專科就診,不但可獲得適當的用藥及衛教資訊,早期建立透析通路,減少病人不必要的痛苦,改善存活率,同時也可以及早引進相關的醫療專業人員,包括營養師、社工人員、護理師及外科醫師等協同照顧。當病人血中肌酸酐>3mg/dL或肌肝酸廓清率<30ml/min時即應轉介至腎臟專科醫師。若病人或其醫師認為有需要,則血中肌酸酐>2mg/dl即可來看腎臟專科醫師。


目前,國人的末期腎病發病率已居全球之冠。而由於全民健保的支持,末期腎病的患者得以靠昂貴的透析療法維持生命,使得國人接受透析治療的比例也高居世界第二,僅次於日本。所以,如何預防慢性腎衰竭,不僅是腎臟專科醫師的工作,也是你我切身相關的課題。

本文作者:亞東紀念醫院 腎臟內科 徐世平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