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乳癌發生率增 超音波與X光攝影搭配使用,早期乳癌無所遁形

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2002到2006 年的乳癌發生率增加22%, 且相較於歐美,臺灣乳癌發生率有年輕化的傾向,以40~49 歲為高峰,30~39 歲的病例也不少,建議35 歲以上的婦女應定期受檢,若有家族史,受檢年齡還要提前。

經各方宣導,臨床門診中,發現早期乳癌及原位癌的病患數增加不少,但相較於子宮頸抹片檢查,女性對於乳房檢查的認知仍有加強的空間。

在門診常被患者問到,乳房攝影與超音波哪一種的檢查效果較佳?歐美是以乳房攝影為主要篩檢工具,可發現早期乳癌的微小鈣化,但因具輻射,不適宜施行於40 歲以下的婦女,且施行時需夾平乳房,造成不適。此外,亞洲婦女多為緻密性乳房,脂肪較少,X光不易穿透,或因對比不足,不易查出乳癌的所在及其大小。

在台灣,超音波檢查較為普遍,對腫瘤偵測度極高,發現後可立即在超音波導引下進行粗針切片,以利診斷。因兩種檢查各有優缺點,建議搭配乳房攝影和超音波,以達最大的效益。

女性在月經結束後可進行簡單的乳房自我檢查,且35 歲後每年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或醫師觸診。但若一等親屬曾經罹患乳癌,在親屬被診斷罹癌年齡的5~10 年前,即應每年接受乳房檢查。例如,某位女士的母親曾經在35 歲被檢出罹患乳癌,該位女性和她的姊妹們都應在30 歲就接受定期的乳房檢查。

女性朋友平時即應關心自己的乳房,一旦發現硬塊或異狀即應即刻受檢,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作者小檔案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專長:消化道手術、腹腔鏡手術、乳房腫瘤手術、甲狀腺手術、疝氣修補手術
本文作者:雙和醫院乳癌團隊召集人 蘇智銘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