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惱人的頻尿談膀胱過動症

尿尿對一般人來講,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但是對於尿尿出了狀況的人來講,不論是尿不出來或是尿個沒完,那可就是一件痛苦萬分的事了。陳太太是一位55歲的婦女,因為一天到晚跑廁所困擾許久,白天常常不到一個小時就想上廁所,每次小便量都很少,想上廁所時常常有強烈且突然的尿意感,要趕快放下手邊的工作去上廁所,最近甚至來不及到廁所就憋不住而尿溼褲子,晚上睡眠也至少起來小便四、五次。她為了這種擾人的“膀胱無力”症狀,平常即使感到口渴仍盡量少喝水,盡量避免參加社交及旅遊活動,每到一個地方,必緊張兮兮先找到廁所,並且先解一次小便。若不得已要搭飛機,一定要選擇靠走道位置,以方便常常起來上廁所。晚上的頻尿更讓她睡眠品質不良,導致白天無精打采。某一天晚上起床上廁所,頭腦昏昏沈沈,廁所地板濕滑沒站穩而滑倒,造成大腿骨骨折,到醫院接受手術住院一兩個星期才出院,骨科醫師還告知因為停經後鈣質流失導致骨骼疏鬆,以後要小心不要再跌倒,若有跌倒很容易再造成骨折。

陳太太經過打聽介紹,到婦女泌尿專科門診,經專科醫師詳細的問診、身體檢查、驗尿後初步診斷為“膀胱過動症”而開始以膀胱訓練、凱格爾運動以及抗膽鹼藥物治療。經三個月來積極的配合治療,這種急尿、頻尿、夜尿等症狀獲得明顯改善,不但大大的提升了生活品質,也重新建立了自信心,人生重新變成彩色。

膀胱過動症的定義

何謂膀胱過動症呢?膀胱負責儲存及排空尿液,當我們喝下的水分經過腎臟過濾後會通過輸尿管儲存在膀胱,直到約有三百至四百毫升的尿量時才會觸動膀胱的感覺神經,等到適當的時機及地點才會接受大腦的發號施令而解尿。但當膀胱儲存功能出了問題,它可能儲存不到一百西西的尿液就感到膀胱發漲,此時膀胱會不自主的收縮,以便排空這少量的尿液。這類病人會有頻尿(一天小便超過8次)、尿急(強烈及突發性尿液感)、夜尿(晚上睡覺會因為尿急而起床小便2次以上)及急迫性尿失禁(來不及上廁所就漏尿)等症狀,以上症狀可以單獨或合併出現,這就是所謂的膀胱過動症。

流行率

根據最近流行病學的調查,在美國約有16.5%成年人,罹患膀胱過動症,其十大慢性症中,僅次於慢性鼻炎,而高於關節炎、氣喘、糖尿病等。且其流行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亞洲11個國家的調查,結果有53%的亞洲婦女罹患有膀胱過動症的症狀,但卻只有21%的人會尋求治療。在臺灣,約有18.6%女性有膀胱過動症狀。

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膀胱過動症的患者在主觀上會為了減少尿濕褲子(急迫性尿失禁)的發生而自我調節,只要感覺到一絲絲尿意,就趕快跑廁所,以免接下來尿意強烈時,恐怕來不及跑到馬桶就漏尿。膀胱過動症的症狀往往造成個人社交生活、家庭生活、工作、性生活、情緒等負面影響而嚴重影響其生活品質。

*降低人際互動-排斥參與長時間必須遠離廁所的特定活動
*緊張及焦慮–害怕發生尿濕意外
*睡眠干擾–夜間經常起床上廁所
*皮膚疹及泌尿道感染–經常發生尿濕需使用護墊
*匆忙趕上廁所可能增加摔倒及骨折風險(尤其在夜間)
*即使感到口渴仍減少飲水
*必須隨時知道廁所的位置
*外出時攜帶護墊或額外衣物
*即使夏天也將服裝選擇限定為暗色系
*使用過量香水掩飾潛在尿臊味
*因擔心可能漏尿而排斥性行為
*上高速公路旅行前感覺很焦慮

診斷
根據症狀(尿急、頻尿、夜尿等)並經由簡單的身體檢查及尿液、血液就可做初步診斷,部分患者需藉助精密的尿路動力學來加以確定診斷。

治療—分成三個層面治療

(一)行為治療:藉由解尿日誌,調整其飲水習慣及膀胱訓練(定時上廁所,例如每兩小時一次)、生理回饋及骨盆底肌肉運動(凱格爾運動)來達到減緩症狀的目的。
(二)藥物治療:「抗乙醯膽鹼」處方藥物經常用於協助治療上述膀胱症狀,這類藥物用於減少膀胱尚未脹滿時的肌肉收縮,藉由藥物使膀胱肌肉適度鬆弛,讓膀胱能充滿尿液,因而降低病人的尿急及上廁所次數,以及減少意外漏尿事件,來達到減緩症狀的效果
(三)手術治療或調整性治療:如電刺激治療或膀胱穿刺注射,膀胱加大整型術。
原則上,行為治療合併藥物治療是目前最標準的治療模式。

結論
膀胱過動症患者有時候會因為誤將醫學問題視為個人衛生問題而感到難堪,有些人可能覺得自己不需要因為膀胱症狀去麻煩醫師。另外女性可能習慣於生理期間使用護墊,因此女性患者可能覺得使用護墊防止漏尿並不稀奇。男性病人也可能認為膀胱症狀反映缺乏男子氣概,或將其視為老化徵兆。其實膀胱過動症屬於一種醫學疾病,且不屬於正常老化的一部分,多數病人的膀胱症狀可以治療。但常常因不尋求治療,而往往造成個人多方面的困擾,嚴重影響其生活品質及喪失其自信心。只要藉由門診簡單的檢查,經由有效的行為膀胱訓練及有效的藥物治療,大都可以獲得明顯改善,大大提升生活品質及重拾自信心,迎向彩色的人生。
本文作者:亞東紀念醫院 婦產部 吳文毅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