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膝關節炎在老年人口中,占有相當高的罹患率。隨著人口老化現象日益嚴重,目前台灣約有三十二萬人深受膝關節疼痛之苦。他們因行走疼痛,上下樓梯困難,外出無法使用蹲式廁所而造成許多生活上的不便。初期,我們可以嘗試保守療法,如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熱敷、減輕體重等。當關節病變嚴重至保守治療無效,或己出現關節活動受限及變形時,也只有手術置換人工關節一途,人工關節置換術將可明顯減輕症狀、矯正變形及改善關節功能。據統計,在台灣,一年大約有一萬個病人需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而美國每年全人工關節置換更可達25萬例以上,且逐漸增加中。可說是一種十分普遍又有效的手術

膝退化性關節炎的原因?

膝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慢產生、逐漸惡化的關節疾病,它與老化、關節受傷、基因、個人體質、肥胖、過度使用有關,通常發生在膝關節內側,而產生所謂的“O”型腿現象。退化性關節炎是目前施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最常見的原因。當關節炎較嚴重時,關節面軟骨會嚴重磨損破壞,甚至出現變形,往往會導致疼痛、功能受限及行走不便,此時保守治療多成效不彰,人工關節是最佳的選擇。其它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於較嚴重時亦常考慮人工關節置換。

什麼是人工關節置換術﹖

人工關節置換術只是將己磨損破壞的關節面切除,如同裝牙套一般,置入人工關節,使其恢復正常平滑的關節面。人工關節置換後,大多數病患的疼痛可以減輕甚至完全解除,關節的功能、活動度及變形亦可明顯改善。它可以說是本世紀骨科手術最偉大的突破之一。

什縻時候需要開刀治療?

當疼痛的症狀持續,不管是休息、藥物或是其他一些保守性療法都沒辦法消除疼痛時,就需要開刀治療。開刀的方法很多,視症狀的嚴重程度,予以不同的治療。若是單純的只是軟骨的輕微磨損、關節腔游離物及滑液膜發炎,這時可用關節鏡對膝關節進行清創的工作。若是病人單純內側或外側的膝關節炎時,可施行單側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最後若是膝關節嚴重退化,幾乎所有關節軟骨都破壞殆盡時,就要考慮施行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目前本院新引進的人工關節技術有以下三種:

單側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對五十五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有單一關節面磨損造成的疼痛,且無法藉藥物及物理治療改善疼痛的患者,可考慮此種單一關節面置換的迷你手術。此手術目前在歐美及澳洲十分風行,因其手術傷口僅約五公分,手術時間約三十分鐘,手術過程不須輸血,且隔天即可下床行走,膝功能恢復迅速,併發症及感染機率極低,若正常使用,十年內有百分之九十病患仍能使用良好

高彎曲型人工膝關節
對於需要經常跪〈例:求神拜拜〉、蹲〈例:種田、使用蹲式馬桶〉、屈膝〈例:打坐〉的東方人來說,傳統的人工膝關節卻也面臨一個問題:其最佳主動彎曲度僅可達 120度,一般日常坐椅、爬樓梯、騎腳踏車、跑步或游泳等動作雖可進行無礙,但並無法進行跪、蹲、屈膝等需要高彎曲度的動作。
永和耕莘醫院新引進的高彎曲型人工膝關節,在最佳理想狀態下(病患未過於肥胖、術前至少能彎曲120度、可配合術後復健療程者),人體膝關節的彎曲度將可由原來的 120 度展延為 155 度的突破性發展,對於長年飽受關節炎病痛而不能進行高彎曲度動作的患者,特別是平日即需經常跪、蹲或屈膝的東方人而言,自是一大福音。

迷你全膝關節置換術
在傳統的膝關節置換手術中,切口的長度因病患而異,基本上多介於20~25公分之間。四頭肌(Quandriseps,大腿股前方)被切斷或切開,並需要向外翻轉膝蓋骨以接觸到膝關節。原本的骨頭需要經過切割調整後,再置入人工膝關節。現在,在全新技術的支援下,我們可以把切口長度縮減至大約5-7公分左右,傷口小,組織破壞少,以往傳統膝關節置換手術後痛徹心扉的情形不再復見,隔天甚至當天即可下床,約3天就可出院,是目前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一大革命性突破。

術前

術後
人工關節的壽命有多長?

一般說來,如能正常使用,有90-95%的病人可使用十五年以上。
其實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危險性極低,在專業的醫療小組執行下,手術時間僅需1個小時,術後第三天就可以拄著拐杖下床活動,3週即可放掉拐杖自由行走,所以只要您本身並未有神經損傷、嚴重全身性疾病、心臟病等不適合進行置換手術的問題,確實做好術前、術後復建的溝通,一次成功的手術,加上3個月的復健時間,日後只要每年定期追蹤檢查,平日多補充含鈣質食物、讓飲食正常化,不要濫服藥物、類固醇,就能讓您過著美好快樂的生活;打高爾夫球、游泳、從事園藝嗜好……其實是相當值得的。

人工關節置換術後,多久可以正常行走?

術後前幾天較辛苦,待引流管拔除後(約兩、三天),即鼓勵病人下床,以助行器或拐杖練習行走,並開始床邊的復健運動,術後約五天左右可出院術後三個月日常活動可漸回復正常。病患偶而仍會覺得肢體輕微腫痛或酸麻,只要沒有疼痛加劇或出現發炎現象,不必太在意,隨著時間會漸入佳境。

我們可以把膝關節比喻為一個汽車的零件,好好正確的使用及經常的保養,便可以長期的使用,若是過度使用又不好好的保養,最後便是開刀進行膝關節更換一途。要避免開刀,平時就應好好愛護,若是感覺不適,便應尋找醫師作正常的診斷治療,若是膝關節已有早期退化的現象出現時,就應修正自己的活動,避免加速已損壞的膝關節的破壞。
本文作者:耕莘醫院骨科.姚仁青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