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下肢靜脈曲

下肢靜脈曲張是指下肢表淺靜脈不正常彎曲及擴張的情況。依據流行病學的調查,年齡大於40歲的人口中,大約百分之五十的人有某種程度的靜脈曲張或是微血管擴張,成年人口中,大約百分之十至二十的人有明顯的靜脈曲張。

原發性的靜脈曲張是因靜脈瓣功能不良,造成靜脈迴流不良、靜脈壓增加、血液鬱積合併血管擴張。次發性的原因多半是深部靜脈栓塞或外傷所造成。靜脈曲張危險因子方面,有家庭史者、年齡大於50歲者、女性、多產婦、服用口服避孕藥、需長期站立的工作者(每日站立多於6小時)或肥胖者,都是危險因子。
症狀表現包括痠、硬、癢、麻、灼熱、刺痛感、不耐久站容易抽筋,外觀上可能會有色素沉澱或硬節產生。嚴重的患者可能出現感染、血栓靜脈炎、靜脈潰瘍、皮下組織纖維化、靜脈破裂出血等併發症。

治療上,如果深部靜脈系統正常,可以考慮用:
(1)藥物注射:針對直徑小的曲張血管(3-5mm),可將高張性溶液(例如高濃度生理食鹽水)或硬化劑注射到曲張的靜脈,破壞血管內膜,使其封閉癒合後消失,但仍有40%的復發率。
(2)血管外雷射:只能針對微細的蜘蛛狀靜脈曲張,要自費且數次療程才有效,仍有一定比例的復發率。
(3)外科高位結紮抽除手術:對於直徑較大的曲張血管,可在腹股溝做2公分的切口,將大隱靜脈結紮並抽除,需要半身或全身麻醉,住院與回家休養時間共約2週,且需用彈繃固定患肢。
 (4)血管內雷射閉合手術:以超音波導引定位,放入極細的雷射光纖導管,用雷射光束燒灼,阻斷曲張的靜脈血流,傷口小、恢復快,目前文獻上五年的追蹤發現效果與傳統手術相當。不過目前健保不給付血管雷射的衛材,病患需自費約三萬八千元。
 

作者小檔案
現職:三軍總醫院基隆院區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台灣血管外科專科醫師及主動脈支架操作醫師
   中華民國航空醫學專科醫師
本文作者:三軍總醫院基隆院區心臟血管外科 林宜璋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