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背部肌肉結成球 竟是巨大肺癌

大多數人都有背痛經驗,但大部分背痛都是因為肌肉筋膜發炎引起,其次是因為脊椎本身退化引起的痠痛,極少數背痛是因為腫瘤引起。日前一位44歲呂姓男子,近半年因為持續左側上背痛,曾經到很多國術館求治,但大部分都被告知是肌肉發炎緊繃,所以肌肉結成球,因此一直被當作肌肉發炎治療。
    
某日呂先生陪朋友到骨科求診,順便詢問他為何上背痛許久都沒改善,經觸診發現左上背部有一腫塊,大小約10*10公分,壓起來有彈性無法移動。當下直覺可能是惡性腫瘤,經詳細詢問病史,發現呂先生近半年來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因此請呂先生趕緊掛號安排檢查。
    
X光檢查發現左上肺巨大腫瘤合併肋骨侵犯,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上肺葉巨大腫瘤破壞肋骨並且往後上背長出,因此才會被國術館誤認為肌肉結成球,經由電腦斷層引導取檢體,病理切片檢查證實是非小細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郭忠和表示,肺癌就是指長在氣管、支氣管與肺臟的原發上皮性惡性腫瘤。空氣污染和吸菸人口增加,是促使肺癌直線上升的重要因素。吸菸是引起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男性吸菸者,得肺癌機會為不吸菸者的十倍。此外,有25%不抽菸者得肺癌是因為吸了二手菸所造成,長期接觸二手菸得肺癌機會約為不吸菸者的兩倍。
    
若干礦苗的放射線、石棉、熱焦油煙氣、工廠煙塵、污染空氣中的氧化碘、鎳、鉻化物、汽機車所排放廢氣中的苯及多環芳香烴等也是導致肺癌的原因。華人女性肺腺癌比西方國家多,可能與烹飪食物過程所產生油煙污染以及燒香等習俗有關。
    
郭忠和說,肺癌臨床症狀視腫瘤長出的位置而異,臨床上,位於肺門附近的肺癌稱中央型,約佔四分之三,生長於支氣管的小分支的為周圍型,約佔四分之一,以腺癌較為常見。
    
他進一步解釋,中央型的肺癌長在氣管或大支氣管內,較易阻塞氣體的出入,並刺激支氣管壁,造成咳嗽、咳血痰或阻塞性肺炎等症狀。周圍型的肺癌長在肺的周邊部位,早期幾乎沒有症狀,通常等到腫瘤大到一定程度,才出現胸痛、肋膜積水、呼吸困難等症狀,有5%的肺癌患者甚至在確定診斷時並無臨床症狀。
    
胸部X光是篩檢及發現肺癌的基本檢查,胸部電腦斷層檢查則用來瞭解疾病侵犯的程度。痰液的細胞學檢查病人較不痛苦,不過檢出率並不很高。胸部超音波則用來指引醫師,以細針抽吸取得肋膜積液或取得位於肋膜邊緣的肺臟末梢病灶的檢體,做細胞學或病理切片檢查。支氣管鏡檢查則可觀察在氣管或支氣管的病變,並且可以同時做支氣管壁的刷拭、腫瘤細胞學檢查或甚至切片檢查。至於胸腔鏡或開胸手術探查,則是用於連上述檢查都無法取得病灶的檢體做確定診斷時才執行。
    
郭忠和說,肺癌在病理組織學上可分為4種主要類型︰小細胞癌(佔25%)、鱗狀上皮細胞癌(佔25%)、腺癌(佔30%)、以及大細胞癌(佔15%),後三者則統稱非小細胞癌。台灣的肺癌病理組織以腺癌佔多數。
    
肺癌起初先侵犯到鄰近的淋巴腺、肋膜及肋膜腔、或肋骨,以後則易轉移到遠處之其他器官,其中尤其最容易轉移到骨骼、肝臟、腦部、及腎上腺等器官。非小細胞肺癌(包含鱗狀上皮細胞癌、腺癌、及大細胞癌等)之分期依肺腫瘤之大小及侵犯程度分為一、二、三、四期。另外小細胞肺癌病患被發現時,通常已經有廣泛擴散及遠處轉移,所以並不適宜單獨以手術做治療或做放射治療,至於化學治療的效果則不錯。
    
對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來說,手術切除術是目前治療最好方法,然而即使可以接受手術治療,可切除率為八成,術後分期為第一期者五年累積存活率略低於45%,第二期約為35%,第三期7%左右,第四期0%。所以儘管有新抗癌藥物的研發,放射線治療技術改善,或者手術併發症死亡率降低等進步,但是肺癌由於早期發現不易,整體五年存活率仍約只有百分之十二。
    
郭忠和提醒,肺癌雖具有高死亡率與發生率逐年增加等特性,但由於與香菸高相關性,要預防肺癌,戒除香菸仍是首要之務。由於肺癌早期都沒有症狀,所以對於高危險群的長期吸菸患者,應定期接受胸部X光與痰液細胞學追蹤檢查,以期早期發現,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本文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中興院區 骨科 郭忠和 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