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認識益生菌

益生菌(Probiotics),有人譯為原生物素、生菌素、生菌劑、益生菌或原生保健性菌種。此名詞衍自希臘語,意思是「forlife」,在西元1965年由Lilly及Stillwell兩位學者所提出,意指某一原生動物的產物,可促使另一原生動物的生長。廣義的解釋包括:凡應用至人類或其他動物,有助改善宿主腸內微生物的平衡者皆是。

益生菌與免疫之關係
大腸是我們身體內代謝最旺盛的器官,因為大腸是腸胃道中微生物最多且最複雜的地方,腸黏膜屏障功能的產生,主要決定於腸內之細菌,正常的腸內菌可與致病菌競爭營養素並吸附於腸黏膜上抑制致病菌生長,腸內菌亦可刺激腸胃道淋巴組織(gut-associatedlymphoidtissue,GALT),故對腸胃道淋巴組織的成熟扮演重要的角色。

人體的腸道中棲息了三百種以上、超過一百兆個細菌。其中有對健康有益的好菌,也有會誘發疾病的壞菌。正常環境下,人體腸道內的好菌及壞菌會相互維持一個平衡的關係,不過現代人因為營養不均衡、壓力、疲勞、疾病、抗生素使用等因素,破壞腸道內菌叢的平衡。益生菌可以調整腸道菌落的組成,抑制害菌,進而增強消化道的防禦能力。

益生菌需具備之條件:1.能通過胃酸(PH2.5)、膽汁及腸道消化酵素的考驗並存活,2.能附著於腸道黏膜,干擾致病菌附著,3.即使在抗生素的使用下,也能在小腸內增生,4.有效、安全、不具致病性,才能具以下功效:1.幫助消化2.防治腸癌3.預防胃潰瘍及胃癌4.抑制腸道壞菌生長。在臨床上,最常見的便是用於治療腹瀉,尤其是因輪狀病毒所造成的腹瀉;其他如抗生素引起之腹瀉、乳糖不耐症、食物過敏、異位性皮膚炎、發炎性腸道疾病、改善免疫力等,也可能有療效。

益生菌的種類
益生菌種類繁多,包括:乳酸桿菌(俗稱A菌)、比菲德氏菌(俗稱B菌)、酵母菌、保加利亞乳酸桿菌等皆是。據研究顯示,各種益生菌功能不一,以下一一作簡單之介紹:

A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
嗜酸乳桿菌,對抗幽門桿菌、沙門桿菌及宋內氏桿菌相當有效。如果將A菌與C菌混合一起作用,更加有效。

B菌:Bifidus
比菲德氏菌,嬰兒出生時即存在於腸道中,具有抑制腸胃道壞菌,提高抵抗力。

C菌:LactobacillusCasei
對兒童輪狀病毒胃腸炎而造成腹瀉症狀的減輕相當具有成效。

F菌:LactobacillusFermentum
屬酵母菌,具有抑制抗藥性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成長的效果,及有效的改善中度至嚴重程度異位性皮膚炎幼童的症狀及病程。

G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GG
屬於Lactobacillusrhamnosus(鼠李糖乳酸桿菌)的菌種,具有顯著預防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對預防與治療兒童感染性腹瀉也有相當的成效。

R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鼠李醣乳酸桿菌)
LGG菌就是R菌其中的一隻菌株,R菌能降低人體血液中之膽固醇含量。

P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
主要用途是在抗過敏方面,可有效改善各類型過敏原所引起的過敏症狀。

S菌:Lactobacillussporogenes
能在腸道內繁殖,且乳酸產生能力良好,且有效抑制腸內壞菌的增殖,並能進行整腸作用,對於腸道疾病的治療及預防均有明顯的功效。

如何正確攝取益生菌
益生菌基本上是屬於安全的健康食品,除了重度免疫不全患者不適合服用外,一般人皆適合服用,另一歲以下的寶寶因腸胃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除了腸道益菌的合格嬰兒配方牛奶外,餘種類之益生菌亦不適合食用。

市售添加益生菌的產品五花八門,有嬰兒配方奶粉、優酪乳、優格、益菌粉劑、益菌膠囊等,可加入牛奶、果汁中或當成副食品食用,但使用時注意溫度勿超過45℃,以免降低益菌之活菌數。
本文作者: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專科護理師/陳莉君、小兒科病房護理長/李秉儀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