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忽隱忽現•來去如風--蕁痲疹

隨著天氣忽冷忽熱,皮膚病發生的機會也多了起來,蕁麻疹的病患在這時候也悄悄增加了。蕁麻疹的發生不分年齡層,幼兒、老人均可能。其原因、治療及生活照顧值得大家認識。

什麼是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病,其特性為極癢的「膨疹」,忽起忽退、時有時無、病無定處、善於變化,跟風的特性相符,所以古稱「風疹」,台語俗稱「起凊膜」。蕁麻疹可分成急性和慢性兩種,以急性佔大多數。引起的原因相當多,較常見的是因為某些人的體質特殊,其體內的免疫系統對外界的一些特定物質所產生的過敏反應。對於急性蕁麻疹者,即使找不到原因,在經治療後大部份的人也會在數天或數週後痊癒。如果發作的時間持續超過六星期就稱作「慢性蕁麻疹」,其病情可能持續數月或數年,另外,有的人則是隔一段時間就反覆發作。然而,蕁麻疹在妥善治療後是可以痊癒的。

臨床症狀:

臨床上,皮膚會出現相當癢而形態不一、一塊一塊類似蚊蟲叮咬的紅腫斑塊,特稱為「膨疹(wheal)」,膨疹是因為皮膚內血管擴張且通透性增加所造成的,其形狀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但在廿四小時內會消退,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有些人的皮膚在搔抓或劃過的地方會浮起來產生膨疹,這種症狀就稱為「皮膚劃紋症」。如果蕁麻疹較厲害,浮腫位於皮膚的深處時,則可見皮膚腫脹變厚,又稱「血管神經性水腫」,常見於嘴唇、眼皮和手腳掌,較嚴重者甚至有咽喉水腫,病人可能會有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危及生命。如果蕁麻疹發生於消化道黏膜,則病人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的症狀。

常見引起蕁麻疹之原因:

飲食:常見會引起過敏的食物包括海鮮、貝殼類、牛奶、蛋、小麥、堅果類等,另外要避免食品添加物、菸、酒、辛辣刺激性及不新鮮的食物。

藥物:如消炎止痛藥、抗生素等、甚至維它命及健康食品皆有可能引發。

感染:包括細菌性(蛀牙、牙周病、鼻竇炎、尿路發炎等)、黴菌性(念珠菌感染、足癬、灰趾甲等)、病毒性(B型肝炎、某些濾過性病毒引起之感冒等)、及寄生蟲感染(滴蟲、腸道寄生蟲等)。

吸入性過敏原:如花粉、黴菌孢子、粉塵、動物毛髮或排屑物微粒等。

內分泌:如甲狀腺功能異常、荷爾蒙(某些女性之蕁麻疹與生理週期有關)等。

物理性因素:如搔抓、壓力、陽光、冷、熱、運動、水等因素。

其它:如蚊蟲叮咬、香水、乳液、沐浴乳等接觸性過敏。

急性蕁麻疹病患可由生活經驗中作過敏日記,找尋自己的過敏原是哪些,只要避開過敏原通常可以避免過敏反應的再發。而大部分的慢性蕁麻疹找不到原因,少部分患者可由念珠球菌感染、細菌感染、或惡性腫瘤引起。若於病史中無法找到線索,而病情經治療後又無法改善時,則須做一些血液血清學檢查,看看是否有其他的內科或免疫方面問題,而抽血檢查找不出原因時,則可能為「慢性不明原因蕁麻疹」。

蕁麻疹的治療:

治療蕁麻疹最重要的是儘量找出原因,除去原因,才是治本的方法。而抗組織胺是治療蕁麻疹的首選藥物,在控制病情而長期服用下算是一種相對安全且有效的藥物。有些病患在急性或病情嚴重時,需同時使用多種抗組織胺來治療,甚至少數患者須加入類固醇或其他藥物方可控制。而慢性蕁麻疹的治療原則,除盡可能找出可能的原因並去除外,建議與醫師一起配合治療,蕁麻疹在妥善治療後是可以痊癒的,若藥物反應不佳患者,也可考慮接受自血療法減敏治療。

蕁麻疹的注意事項:

蕁麻疹常找不出原因,很多是體質性的問題,持續復發又不易根治,因此過敏體質的人最好學習如何與它共處,才能減低生活中的困擾。蕁麻疹患者應盡量不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避免食品添加物、酒精和易過敏食物,避免會使蕁麻疹惡化的因素如壓力、搔抓、洗熱水澡、泡溫泉、緊身衣褲、激烈運動、及使用電暖器所致皮膚乾燥等,多食用富含維他命C及B群之新鮮蔬果、綠茶、薏仁、綠豆等,及適度運動、避免疲累、避免生活壓力。綜合以上,患者如能確實做到,皮膚之不適,應可獲得最大之改善。
本文作者:仁愛醫院皮膚科 戴育慈主任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