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不要青少年成為沉迷於『網路成癮的小孩』

現代社會網路交往工具對青少年影響明顯快速成長,藉由網路溝通的方式,青少年更易得到同儕間的共識與理想自由。且使用者可在網路上隱藏個人身份、建立進一步兩性關係,或網路方便性等目的,以滿足個人娛樂需求。種種因素讓青少年沉迷上網,而過長的時間更讓身體活動減少、忽略健康、甚至改變睡眠型態、社交活動減少,因而失去朋友,更引起與家人爭吵及不耐煩,使家庭關係更為緊張。 

美國匹茲堡大學心理學家設定了八項檢測標準,來檢測一般人是否具有網路成癮症,只要受試者檢測後符合其中的五項,便可初步被診斷患有「網路成癮症」,如果再加上每週上網時間超過40 小時,就更加確定為「網路成癮症」患者。

八項檢測標準包括:

1. 只專注於網路上的活動,即使下線仍想著上網的情形。
2. 就算花了很多時間在線上仍無法得到滿足。
3. 無法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
4. 若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容易發脾氣且感到沮喪。
5. 在網上所花費的時間比預期來得久。
6. 為了上網,寧可喪失人際關係、工作或教育機會。
7. 為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的程度,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
8. 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情緒而上網。

在教育部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國小四年級到六年級的網路成癮高危險群佔20.4%;國中學生佔23.7%;高中職佔32.3%,成癮狀況比以往更加嚴重。在大陸的調查資料來看,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約為13%,韓國十八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中,有30%的人有網路成癮的風險,可見青少年網路成癮問題在各個國家都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

容易造成學生網路成癮傾向的原因包括:

1. 缺乏自尊:一般自尊較低的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會到網路上尋找認同,以得到自尊。為了預防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成就感,學校與家庭可提供青少年多元化成功管道,提供幫助他建立自我價值的機會。

2. 缺乏社會支持或情感寄託:在網路上的人際互動或交朋友較容易,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交朋友其實較困難。因此,為了彌補在現實生活中缺乏社會支持或情感寄託的青少年會轉而在網路上尋找朋友、擴展人際關係,學校與家庭須多鼓勵青少年,加強其口語表達的能力,以提升青少年人際交往的社交技巧。

3. 家庭功能不佳:有問題的家庭可能容易導致青少年網路成癮,因此,建立良好家人相處經驗與提升互動關係品質,可預防網路成癮的重要關鍵。

4. 生活無聊:無論在學校或家庭生活內容感到生活無聊的青少年,網路成癮的機會特別大。鼓勵青少年投入有興趣的活動,且得到愉快的經驗,都可以降低成癮的問題。

5. 課業挫折:當青少年感到課業壓力大、學業成績低落時,就容易在挫敗中轉而網路上找成就感。因此,降低課業壓力、提升課業成就、提供補救教學、改善學習技巧、提供學習諮商、調適情緒經驗等,都是可能的協助策略。

6. 神經質:有些青少年容易緊張不安及情緒化,在現實生活中易感受到威脅  感,便會轉而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釋放壓力。因此,這些青少年需要進一步心理輔導的協助,並得到家庭成員的接納與支持。 

7. 憂鬱:有憂鬱情緒傾向的青少年常出現心情沮喪、自尊低落、缺乏動機、較害怕被拒絕以及較需要獲得他人肯定的特質,在這種情況下,網路成為逃離問題的地方。因此,這類青少年也需要心理諮商及醫師的協助。

8. 焦慮:有焦慮情緒傾向的青少年較害怕與人進行社會互動,較會擔心自己的行為可能失當,也比較缺乏自信,因而選擇到較不具威脅感的網路世界,此類青少年也需要心理諮商及醫師的協助。   

家庭與學校提供寬容、接納與支持減少網路使用的環境,青少年轉而建立健康且愉悅的人際與休閒活動,對於降低青少年網路成癮症是有幫助的。

本文作者: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 蔡美華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