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腸病毒其實沒那麼可怕!

時序漸入秋天,另一波的腸病毒感染已是蠢蠢欲動,腸病毒真的那麼可怕
嗎?兩年來腸病毒疫情一直延燒不斷,造成全台父母的恐慌,腸毒病幾乎
已經成了台灣媒體醫療新聞的焦點,衛生署也經常發佈多少人已因腸病毒
而死亡、又有多少個案正在加護病房等等,讓腸病毒感染儼然已成為影響
台灣最大的流行性疾病。許多幼稚園還因此被勒令停課或者配合衛生主管
單位而自行停課。前衛生署防疫處長正因腸病毒而黯然下台,這股腸病毒
恐慌症在媒體不斷加溫下,到了今年仍然是方興未艾。因此我覺得有必要
對腸病毒感染做進一步的分析和說明。

基本上,腸病毒分為小兒麻痺病毒和非小兒麻痺病毒,前者因三合一疫苗
的普及,對台灣已少有影響。後者包括哥沙奇病毒、依歌病毒以及六十八
至七十一型腸病毒,共計四五十種病毒。去年以來引起台灣騷動之元兇為
七十一型腸病毒,其傳染途徑通常為口對口傳染或者糞對口傳染,好犯六
歲以下幼兒,尤其是三歲以下之年齡層。常見的症狀主要有:微燒、咽喉
不適、口內輕至中度糜爛、咽峽炎、手足口起水泡、腸胃炎症狀等等。絕
大多數都是症狀輕微且為一過性。只有極少數個案併發腦炎、腦膜炎等中
樞神經病變以及心包膜炎、肺炎等嚴重感染症狀,導致急性心肺衰竭,抽
筋,或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撰寫本文的目的並非是為了違抗主流(腸病毒起哄潮),也並非刻意忽視那
些已因腸病毒而失去生命或正在住院的病童,只是就身為一基層執業醫師
的立場,我覺得有責任將我所知道的腸病毒讓更多的父母知悉,避免父母
陷於不當的恐懼,也期待藉由本文的披露,父母更能保護自己的兒女,免
於腸病毒,同時也包括其他的流行病如流行性感冒、輪狀病毒、腺病毒等
等感染的侵害.

「物必自腐而後虫生」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簡單道理,疾病的機轉包括致病
菌的侵襲性、個體的免疫力以及環境等因素的角力。同樣的疾病對不同的
個人其結果為何如此的不同呢?最根本的原因取決於個別個體的抵抗力
(免疫力)。只有那些免疫能力低下的個體才會成為腸病毒的犧牲者。

腸病毒其實並不是那麼可怕,更可怕的應該是那些把原本健康的幼兒透過
各種不當的醫療手段變成抵抗力低下的那些醫療行為。這種透過專業所進
行的侵害,可以說是一種「專業暴力」,也正是本文後半段所要強調的「
醫療暴力」。說暴力或許太沉重,但是這種普遍存在於基層醫療的「傷德
養病」行徑除了說它是醫療暴力外,還能夠找到更好的說詞嗎?從筆者的
門診經驗中,那些因腸病毒而必須住院,甚至危及生命的病例,都有兩個
共同的特點:(1)健保卡都已用得較多,通常在年中都已達到F卡以上(2)
在變成重症之前幾天一直重覆就診。(曾有三天看五個醫師的)

是什麼樣的醫療體系能夠容許此類醫療暴力的濫觴?當然,基層醫療無力
對抗大型醫院的侵蝕門診,卻反而順勢進行"養病"的不當醫療行為必須負
起最大的責任。但是健保局維持簡表申報,無法落實轉診制度也難辭其咎
。同時,衛生署沒能立法管制類固醇的使用,也要負起很大的責任。

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免於受到醫療暴力的侵犯呢?就診時,確記必須堅持
向醫療院所要處方籤,不給,為了保護自己立刻回頭走人。接到處方籤必
須要求院方詳細說明各種藥品的作用及可能的副作用,不要任意接受注射
,更不應該要求醫師打針。因為許多的不當醫療都是透過此類注射做為媒
介,如果到了七月份,健保卡已用至E卡,就必須檢討看病的態度和注意
就診的內容。當然,病急亂投醫,短期內重覆就診更是導致不幸的最主要
原因。最後,再一次的強調:腸病毒並不是真的那麼可怕,真正可怕的是
那些不當的醫療以及不當的就醫態度。期盼透過這壹篇文章的披露,能夠
讓即將來臨的流行旺季減少一些的不幸。

本文作者: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皮膚、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駐院醫師林杰正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