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嬰幼兒時期中所常發生的異物誤吞食導致的病症

文�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譚健民醫師

引言

基本上,嬰幼兒在成長發育期間本身就喜歡抓抓摸摸某些小東西如小
珠子、小硬幣、小鈕扣、玻璃球、別針甚至亦會有機會抓食些花生米
、瓜子、爆米花以及小糖果,而有時侯更不在意的將這些小東西塞進
身體上的任何一個部位如鼻孔、耳道、眼睛、陰道,其中最為常見的
莫過於吞食某些小異物,而導致呼吸道以及胃腸道意外事故的發生,
輕者造成局部性傷害,嚴重者甚或有可能因窒息而死亡。

咽喉異物

在臨床上,咽喉異物常見的有因魚刺嵌入扁桃腺或咽後壁,並引起嬰
幼兒在吞咽時主訴疼痛或有局部異物感,年歲較小的嬰幼兒或許僅以
吵鬧以及厭食的態度表現出來。在以往土法練鋼的時代,一旦發生這
類意外情況時,家長或許會以「沙糖」強迫嬰幼兒快速吞嚥,希望魚
刺能隨著沙糖被吞嚥下去,但有時這種方法不僅沒有預期的效果,反
而會因而加速使得「魚刺」更進一步嵌入黏膜下層組織,而在一段時
候之後更會衍生局部病灶炎症反應,嚴重者甚至會衍生婁管,此種病
況最好是立即知會耳鼻喉專科醫師將咽喉部異物用鑷子取出來。

喉部及支氣管異物

主要是由於嬰幼兒在進食或口腔內含有玩具、花生、小豆類或其他小
異物時,因突然哭、笑,再加上嬰幼兒本身吞咽反應功能亦較差,而
將食物或異物吞吸入氣管或支氣管內,而衍生突發性的呼吸困難病症
;而異物進入的症狀表現,則由異物種類以及阻塞部位的不同而定。
再者,當異物突然進入氣管時,因黏膜突然受到刺激,而產生劇烈嗆
咳的動作,甚至突如其來的呼吸困難或發出痛苦的哮喘音。在臨床上
,異物停留在呼吸道時也根據停留的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症狀;如
停留在喉部,除聲音嘶啞及無法發失聲之外,也會出現呼吸困難;如
果異物隨氣流上下移動時可以聽到拍擊聲。

此外,異物停留在支氣管時,除出現咳嗽之外,則因支氣管受阻塞造
成肺臟無法張開甚至衍生肺炎,在臨床上則會出現高燒甚至咳出膿痰
或血痰,而被異物阻塞的一側肺部的呼吸音亦會降低,有時侯異物會
隨著咳嗽自一側咳出到氣管,而再次吸入到另一側支氣管,在另一側
則出現相類似表徵。嬰幼兒雖然有異物吸入的症狀及表徵,但家長往
往無法能在早期察覺出來。俟嬰幼兒突然發病,並呈現上述症狀時,
才懷疑有呼吸道異物吸入的可能性;此時,應立即到醫院接受胸部X
光攝影檢查,有時甚至需要依賴支氣管鏡檢查才能得到明確診斷。

在臨床上,對於支氣管異物阻塞則應接受支氣管鏡的檢查並由此將異
物取出,倘若未能及時察覺則會使嬰幼兒因無法順利呼吸而瀕臨死亡
;此外,在異物取出後,應給與預防性抗生素治療。

食道及胃腸道異物

在日常生活中,食道及胃腸道異物多發生在三歲以下的嬰幼兒;而常
見的異物包括有小硬幣、小鈕扣、小玻璃球、小別針等,主要是因嬰
幼兒將異物含在口中玩耍而不慎被吞嚥下。倘若異物能通過食道第一
道解剖狹窄部位,則往往就能通過整個消化道,並經肛門伴隨糞便排
出;但若異物過長而無法通過十二指腸第二段彎曲部時,異物則被嵌
下來甚至會刺穿腸壁,並因而衍生腹痛甚至腹膜炎的併發症。如果異
物停留在食道第一狹窄處以上部,則可用食道鏡取出。倘若吞入異物
的表面不夠光滑或者帶角者,則可以多吃些蔬菜來將異物包住,以免
損傷胃壁或腸壁,並連續觀察三天所排出的糞便,以確保吞入的異物
已經排出體外。

結論

事實上,嬰幼兒隨時可由於誤吞食異物而造成意外事件;因此,做為
家長的不應給嬰幼兒太小的東西(如小珠子、小鈕扣)當作玩具,或
嬰幼兒活動的環境中亦不能存有可能被嬰幼兒抓食的小異物;也不應
該讓嬰幼兒食用瓜子、花生類食品;而家長在吃飯時,更不應與嬰幼
兒講話,或是在餵食嬰幼兒時,大人之間應專注餵食不要高談闊論或
講笑話;一旦出現上述症時,則必定要想到哪些部位可能有異物的存
在。
本文作者:譚健民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