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子

大風子
    別名
    別名
    大楓子、麻風子、楓子肉
    主治
    主治
    麻風病,瘤型麻風病,癩疾,皮膚疥癬(皮膚病徵狀),惡瘡,梅毒。
    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祛風燥濕,攻毒殺蟲,抑菌,降血脂,抗發炎,抗腫瘤。
    用途分類
    用途分類
    殺蟲止癢藥
    用法與用量
    用法與用量
    內服:0.3~1克,煎服;多入丸、散,生用刺激性大。外用:炒炭存性;或入大風子霜內服,可減輕毒副反應,但作用相應緩慢。
    禁忌
    禁忌
    具毒性,一般只作外用,內服需謹慎。過量可引起肢體顫動、驚厥、呼吸困難,甚至昏迷等中毒症狀,故須嚴格控製劑量,並註意炮製。陰虛血熱、胃腸炎症、目症患者均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基原
    大風子科(Flacourtiaceae)植物大風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ica Pier.之乾燥成熟種子。
    拉丁生藥名
    Semen Hydnocarpi
    英文名
    Hydnocarpus
    性味與歸經
    味辛,性熱,有大毒,歸脾經,歸肝經,歸腎經
    化學成分
    含油豐富,主含大風子油酸、次大風子油酸。
    性狀
    灰黃色或灰褐色不規則卵圓形或多面形。種皮內表面淺黃色~黃棕色,種仁外被一層黃棕色或紅棕色薄膜,白色或淺黃色胚乳油性肥大,心形子葉2枚。氣微,味淡。
    藥用部位
    乾燥成熟種子。
    儲藏法
    1. 採收加工:10~12月,果實成熟至果皮裂開時摘下果實或撿取自然跌落的熟果,集中放置,待果肉軟化,去除果皮,洗去果肉,取種子晒乾。
    產地
    生於山地疏林的遮陰處及山地石灰岩林中,原產於亞洲東南部。主要分布於泰國、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印度。少量栽培於廣東、海南、雲南、廣西、福建、台灣。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