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圖解健康知識家
發燒了該怎麼辦?

發燒了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先了解體溫變化:

> 正常體溫為37℃
> 耳溫及肛溫:最接近人體中心溫度
> 與中心溫度相比,腋溫平均低0.8℃,口溫低0.5℃
> 額溫易受外界影響,可能低估中心溫度

🤒 發燒的定義

> 身體中心溫度達到38℃視為發燒
> 中心體溫在37.5℃到38℃之間,若伴隨其他症狀,也可能是低度發燒

🚑 發燒的處置

🧣寒顫:增加衣物或使用暖爐保暖
❄️身體發燙:冰敷降溫
👕出汗:擦乾身體,更換乾淨衣物,保持身體舒爽
🥤發燒會使身體基礎代謝率增加,應補充水分及營養(心衰竭或慢性腎病限水患者應依照醫師指示補充)
💊遵照醫師及藥師指示服用退燒藥物

發燒時,適當的自我照顧非常重要,但若症狀持續或惡化,應尋求醫療協助。

相關新聞

每5位更年期女性就有1位三高異常!5要訣護心,遠離心血管疾病風險
焦蟲症威脅狗狗健康,專家呼籲採取預防措施!
醫療機構口罩強制令解除了!但這6狀況 建議佩戴口罩
突眼不只一種症狀!當心甲狀腺異常!
地震後常常莫名焦慮和緊張嗎?可能是地震後遺症!若有這1症狀,建議就醫
髖關節疼痛的成因、症狀與全方位治療策略
飲食中蛋白質及鹽分攝取太多恐造成腎臟負擔!醫:這樣吃較不會影響腎臟功能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穩,糖尿病足發生率上升,嚴重恐截肢!
不可掉以輕心!新冠、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期!
民眾認知有限,恐處於慢性腎臟病末期風險而不自知!及早發現危險因子 防治疾病
正確的刷牙習慣應從小培養!牙醫師教你如何幫小朋友刷牙
視力健康絕對少不了維生素A的功勞!我們可以從哪些食物獲得維生素A呢?
健檢種類多要該如何挑選?10大健康異常檢項,早發現早預防!
嘴破別再抹鹽巴!除了口內膏之外,還有其他新選擇!
小酌變豪飲,正視酒害後勁!醫:若出現戒斷症狀 應盡快就醫
女性乳房X光攝影:重要的早期乳癌篩檢工具
2024年食物中毒研討會:專家齊聚,共同探討食品安全策略
「AI機器人」幫助解憂! 醫呼籲:勿過度依賴
出國旅遊必讀:預防與治療旅行者腹瀉
全球超過4成國家實施兩性HPV接種計劃,維護青少年健康!
漏斗胸不只影響外觀!漏斗胸患者面臨的生活挑戰與治療選擇
水果、乳製品都不能吃?營養師破解罹患乳癌後飲食迷思
當心兒童誤食藥物中毒,中毒症狀與緊急處置
退化性脊椎疾病治療選擇多 醫:需多方評估,得到適切治療
國內腸病毒盛行,嬰幼兒易感染!滿2個月即可施打疫苗,預防腸病毒
舒壓、解憂食物有哪些?這些食物都上榜了
常聽到營養師說要少吃「精製糖」!何謂精製糖?對我們的健康有什麼影響?
番茄有很強的的抗氧化能力,但怎麼攝取最好呢?
2024年全球健康照護指數排名出爐!台灣在110個國家中脫穎而出,名列全球第一!
出國旅遊美食當前,嘴破壞興致...口內傷口治療新選擇!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