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古典樂VS流行樂

曾有好幾個朋友問到,古典樂或著歌劇吸引人的地方到底在哪裡的呢?會這樣問的人,普遍都是聽到這樣的曲目會將其當成”助眠曲”的朋友們,人各有所好,沒有甚麼對與錯;也曾認識過一個女性友人超級瘋狂的喜愛伍佰的歌曲,但我真的很慶幸並不是她的室友,她也承認當室友們在家時,也絕不敢”放肆”的聆聽伍佰的CD,以免遭室友們的抗議.

那到底古典樂(或著歌劇)跟流行樂又有甚麼樣的不同的呢?流行樂或許為了市場需要,會盡力迎合目前的流行趨勢創作曲風,雖然我沒在唱片公司上過班,但深信很多製作人是必會試圖嘗試了解,目前市場上有消費能力的族群們的喜好為何,進而企畫出可以締造高銷售額的專輯CD或著甚至演唱會等等,這也就不難明白何以最近有很多老派歌星復出舉辦演唱會了的.

可是相對的古典樂就大大不同了,古典樂有嚴謹的紀律與規範,並不是創作者高興音符怎麼放就怎麼放,又或著拍子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全部都受著嚴謹的樂理所限制規範,就好像一個國家制定了法律,人民需謹守不可逾越一樣的,創作者也必需依循是類似的情況.

然而個人以為兩者間最大的不同點還是,古典樂永遠不老不退時,百聽不厭,不黏不膩,即使歷經幾個世紀都一樣永垂不朽,一樣可以感動人心,震撼著聽者心中的悸動.相對的流行樂呢?以下只是個人感受的喔,喜歡流行樂迷的朋友可別打我,流行樂一開始聽可以很容易被其吸引,但很奇怪的一個現象是,這樣的感動並不長久,很快就膩了,這也難怪有些歌星會抱怨歌迷的健忘程度超過她們的想像,以至於他們必須不斷打歌,出現在媒體畫面前,製造新聞,跟廣告歌曲連結等等,好讓自己不被聽眾遺忘他們的歌聲.

相對下,古典樂經歷時代變遷,工業革命,帝制轉成民主,即使經歷共產主義與民主主義的變遷,好比前蘇聯瓦解,前蘇聯民眾依然酷愛古典樂及古典樂的相關領域(如芭蕾等),前蘇聯民眾曾說,可以沒有麵包,沒有LV,就是不能沒有古典樂或著藝術,因為這對他們來說,這就好像另一種糧食一樣的重要.

但話又說回來了,喜歡甚麼樣的音樂,又好比每個人對美醜的定義不同是一樣的道理,”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句話不就是這樣由來的嗎?有些情侶其他人是怎看也不登對,但人家可是濃情蜜意感情好得不得了,其實音樂也是一樣的吧!稍早提到的那位很喜歡伍佰的女性友人,外表及性格表面上看起來也是溫柔嬌嗲的不得了的一個”弱弱”女子,但怎知她不只是喜歡伍佰的歌曲,而且更喜歡把伍佰震耳欲聾的曲子放到大聲到快要把房頂給掀了的程度才罷休?!!!當下知道原來這”小女子”也是”悶騷型”的?!!我實在不得不”服了”她了的…

人各有所好,音樂也是一樣,但很高興的是,不論古典樂或流行樂,又或著介於流行跟古典間的改編作品也好,都由於感人的藝術,不只跨越了時代,更跨越國家,種族,語言,及性別的藩籬,讓美好動人的旋律傳遍大街小巷,從地球的這頭一路唱到地球的那一頭,即使地球自轉了好幾好幾回,音樂就如同前蘇聯民眾的感動一樣的,”可以沒有麵包,可以沒有糧食,但就是不能沒有藝術,沒有音樂…….親愛的各位,你們是不是也是一樣的感受的呢~~~?^_^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