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戴奧辛鴨追追追

近日媒體報導高雄縣大寮鄉非法爐渣棄置場址所飼養的鴨隻,被檢出戴奧辛含量超過標準,對此,衛生署、環保署及農委會隨即啟動跨部會協調機制,因此件原因係由環保署查出。追查結果發現這是單一個案,該批鴨隻已由環保、農政單位進行源頭管制,全面撲殺且集中銷毀,並未流入市面。

由於戴奧辛不易分解,會持續存在於環境中,經由食物鏈而進入人體,因此衛生署將「食品中戴奧辛背景值調查計畫」列為國家永續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自民國90年起,持續對民眾日常食用的肉品、水產品、乳品、蛋類與油脂等各類食品,以及國人血液中的戴奧辛含量進行監測,希望藉由長期執行計畫所得出的相關數據,建立台灣地區戴奧辛的流布資料,以瞭解「台灣地區一般民眾長時間內由食品中攝入戴奧辛的危害風險」。在94年該計畫曾針對全台鴨肉及鴨蛋進行大規模的抽驗,檢測結果皆低於我國的限量標準(家禽肉2皮克/克脂肪;雞蛋、鴨蛋3皮克/克脂肪);邇後亦於95至98年抽驗約1,100件食品檢體中,鴨肉有25件、淡水魚有13件,其戴奧辛含量檢驗結果均未超過我國限量標準(魚4皮克/克濕重)。

此次高雄縣大寮鄉爐渣污染事件中,飼養的鴨隻均已由環保及農政單位撲殺銷毀,並未流入市面,環保署將持續追查污染來源,同時進行環境清理工作,農委會則會對該鴨隻養殖場進行監督管控,衛生署也已責成高雄縣政府衛生局,就大寮鄉附近市售鴨肉、魚等產品,進行戴奧辛含量之監測,確保民眾食的安全。

衛生署將持續進行戴奧辛背景值調查,監視評估國內市售食品中戴奧辛含量。亦將與農業及環保單位持續合作,朝全面降低國人從食物中攝入戴奧辛的目標邁進。此外,衛生署將以往的調查結果,配合全國營養調查所得的各類食品攝取量計算得知,台灣地區民眾的戴奧辛攝入量並不高,因此國人戴奧辛的暴露風險甚低。民眾也可以透過建立均衡的飲食習慣,避免攝取過多的動物性油脂,藉此減少因食用高脂肪食物而攝入戴奧辛所產生的健康風險。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