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萊姆病就在你家四周 南部現蹤病例逐年增加!

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內科 蔡季君醫師

台灣萊姆病例兩百多例,遍佈全台灣各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
染內科為南部萊姆病標準實驗室,檢驗陽性病人自民國87年起累計共
一○三例。有逐年增加趨勢,從去年十六例增至今年七十一例。其中
有95%是本土病例,各年齡層皆有病例,其中30歲至50歲居多。臺灣
一年四季皆有病例,但流行主要在六至十月。

這些萊姆病人,高雄縣市累積病例共61人。高雄市中以三民區及前鎮
區居多,佔60%;其他鼓山、左營、楠梓、小港、苓雅、新興區均有
病例發生。萊姆病是被感染到伯疏氏螺旋體之硬蜱叮咬而得病。但因
硬蜱極小(一至五mm),肉眼極難察覺,被叮咬往往毫不自覺。

這些病人中只有不到百分之八,有看到或確定被硬蜱叮咬。硬蜱常寄
宿鼠類、鳥類、貓、狗、鹿及大小型哺乳動物。人類常因工作、居家
環境或旅遊,直接或間接接觸這些動物而被硬蜱叮咬。硬蜱也會附在
樹叢或草叢,因此到野外或公園、學校較多樹叢或草叢處亦應小心。

南部病人之相關暴露史常跟貓、狗有關。

這些病人之臨床症狀表現,有發燒、肌肉疼痛、遊走性紅斑、關節炎
、周邊神經炎;有五例萊姆病人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疑似腦膜炎症
狀,其中三例確診。
這些病人如能確定診斷,對抗生素反應非常良好
,很快症狀便能緩解或消失,但治療比其他急性感染的期間要長,至
少要三至四星期,有關節炎甚至要一至三月,甚至要加其他免疫調節
劑治療。嚴重關節炎或腦膜炎甚至需要住院,靜脈注射抗生素。

但是如果病人無法根本解決常常接觸到硬碑而致反覆感染。在少數病
人常有復發症狀,投予抗生素後便消失;但如已經感染經年累月之慢
性病人抗生素反應便不好。有極少數復發病人對抗生素反應越來越差
。這類病人,有可能本身免疫體質有問題、或長期處在蟲蟲危機中而
不自知、甚至伯疏氏螺旋體病原產生抗藥性。例如,有些病人便是擁
有山區之果農、長期在山區的學術研究工作者、與老鼠有關之實驗室
研究人員、或是居家附近公園有許多流浪貓或狗。

再次強調,皮膚不尋常紅斑,(曾有病人被誤為溼疹、體癬治療好幾
個月)、關節炎、周邊神經炎、顏面神經麻痺、不明原因之發燒、頭
痛、長期異常之肌肉疼痛、疲勞倦怠,一定要仔細檢查是否為萊姆病
。如未對症下藥,經年累月病人可產生慢性關節炎及神經病變,那時
對治療反應便非常差。
本文作者:蔡季君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