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日人氣

      2448

      累積人氣

      14

      粉絲數

      113

      回答數

      163

      文章數

頸椎間盤突出的原因及治療

頸椎間盤突出之成因可歸類為1.體質因素2.長時間姿勢不良造成頸椎受力不均及退化 3.頸部受傷(突然外力或運動傷害造成之) 4.椎間盤感染發炎及膿瘍5.頸椎滑脫不穩造成椎間盤突出 6.轉移性或原發性脊椎腫瘤。  頸椎間盤突出的節數,隨成因不同而有所變化。年輕人椎間盤突出大多為1-2節,因頸椎正常之頸椎曲線(cervical lordosis)受力之分布位置,頸椎間盤突出常發生於C4-5、C5-6,其次位於C3-4、C6-7,至於高位之C1-2及C2-3之病變常發生於外力受傷或是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itis)等疾病。  因為每位病人之脊椎病變節數不同,所以表現出來的症狀就不盡相同,一般而言,頸背酸痛常是共同之症狀,輕微的引起肩頸酸痛及肩胛痛,有人稱之膏肓酸痛。嚴重的頸椎間盤突出可能造成四肢癱瘓,感覺異常,呼吸困難及大小便失禁。  門診常有行動不便之患者,長期在門診復健及服藥仍無效果,甚至症狀惡化。經詳細檢查才發現是頸椎或腰椎病變,而不是腦中風或骨頭壞死。若能即時手術,清除壓迫神經之病灶,並給予適當之脊椎固定或人工椎間盤置換,預後大多良好,若是拖延過久或是諱疾忌醫,則有終生癱瘓之可能。  總體而言,脊椎手術進步神速,選擇專業之神經脊椎專科醫師,就可很細心及貼切地評估所有脊椎之病變,那麼,開幾節椎間盤就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因為術前仔細檢查評估,才能保證術後有好效果。黃國烽醫師|神經外科|我的文章|個人主頁|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我要留言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