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日人氣

      1018

      累積人氣

      32

      粉絲數

      2254

      回答數

      32

      文章數

臺安的SHARE經驗

張育彰醫師|精神科|我的文章|個人主頁|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小美因為生病的關係,所以無法完成學業,曾經住院治療的她,病情逐漸穩定之後,還是有明顯的人際適應與功能缺損,始終猶豫是否回去唸書、或是直接就業,但卻都沒能跨出家裡,也經常容易跟家人衝突,情緒與精神一直起伏不定;之後來到日間照護中心,除了規律的藥物治療,維持症狀穩定,也慢慢參與各項復健訓練活動,每天像是上下學、上下班的作息,在這裡,小美找到罹患精神疾病後,重新規律的適當安排與重拾的尊嚴與自信。

 

  精神疾病導致大腦功能的失調,情緒、思考、知覺、判斷、行為會出現干擾的症狀,患者自己常會有病適感不佳的問題,以致無法持續規則治療,逐漸的發病狀態也可能導致病情慢性化,造成生活功能的衰退;家裡或周遭的人,也往往因為對於精神疾病不夠瞭解,或是有所誤解,無法接納與支持患者,病人一旦被邊緣化,只會更加退縮與退化,復健治療的意義,正是在於打破這樣的惡性循環,陪著患者走出康復之路!

 

  我們的個案管理者阿娟,臨床工作多年也非常有耐心,從小美剛來日間病房的學習適應開始,她就發揮絕佳的同理,展現包容接納的態度,面對小美有時較情緒化的反應,並不會像她家人習慣的責備限制,因為阿娟明白彼此的嚴厲指責,無益於溝通也容易造成關係的傷害,而且專業的背景讓她瞭解疾病症狀的影響,小美需要的是多一些支持與引導,她設身處地的體諒與同理,也逐漸贏得小美的信任,與更多接受復健訓練的動機。

 

  小美從前有過衝動與自傷的行為,時常遇到事情就容易喪失理智;有次小美與家裡爭執,鬧得很不愉快而離家出走,餓著肚子徘徊街頭之際,還好記得阿娟的手機號碼,於是後來透過電話,阿娟先去把小美接回自己家裡,弄東西給小美吃飽,也溫暖她慌亂的心緒,這才慢慢瞭解事情的過程,最後再協助小美與家人澄清誤會,彼此情緒都緩和下來,總算沒因一時的衝動,釀成可能的意外。

 

  其實,精神科的治療關係裡,需要強調一定的份際與結構,以形成治療的張力與動力,才能協助患者培養適當的自主與獨立;不過顯然這次的狀況,如果只有緊抱原則,是很難處理這場危機的。阿娟的觀念裡,視病猶親是很重要的,也正因為能夠掌握拿捏這其中的困難,展現出來的彈性與包容,的確是小美治療過程中非常需要的,期許成為小美暫時的重要他人,提供個人電話與幾近7-11的關懷,阿娟的表現,確是臨床專業上很不容易做到的!

 

  於是原本封閉退縮的小美,減少了衝動行為來處理情緒的問題,逐漸能跟阿娟分享她的心情故事,有關家裡的、交朋友的、外觀體態的、社會適應的等等,似乎過去無法訴說的秘密,都在阿娟的引導下,能夠直接的口語表達,我想這也是阿娟一直很著重小美的隱私,也始終尊重小美的個人意願,循循善誘、潛移默化間的進步。

 

  對於治療的醫生來說,如何讓個案規則主動服藥,一向是相當挑戰的課題,原本小美覺得吃藥代表自己是有病的,所以不願吃藥也不想讓別人知道,甚至拒絕任何醫療,但因為有了阿娟的詳細解釋說明,與治療關係中充分的安全感,小美不再害怕吃藥、不再抗拒吃藥,現在的她,選擇規則吃藥,因為她相信阿娟,也願意讓自己負起吃藥的責任,繼續努力邁向康復的道路!

 

    「健康」是身心的平衡良好狀態,由於科別的屬性,我們時常關注患者的社會心理層面;對於醫療從業人員而言,身體生理的照護或許相對明確,但是要瞭解與協助病人的心裡困難、乃至於生活上面臨的問題,都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相對是充滿挑戰的!然而從阿娟照顧小美的經驗,我們可以感受SHARE的體現與力量,每日臨床的工作,如果可以掌握發揮「感受需求」「互相幫忙」「感同身受」「尊重隱私」「主動告知」的SHARE精神,相信這就是絕佳的武功密技,能夠克服許多臨床的問題與困難,也讓我們的醫療之路,走得更有信仰,更有方向!

 

我要留言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