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幫助內向的孩子建立起自信,戰勝社交畏懼症並非難事!

張同學從小就是個害羞、內向的小孩,每到一個新環境,適應的時間總比其他人來得長。在課堂上發表意見或是回答問題,對他來說更像是滿清十大酷刑一般,因為他擔心別人注視他的眼光,害怕別人對他的看法,與別人社交或約會時,他會緊張到全身冒汗。因此,雖然他也渴望友誼,但是從小到大幾乎沒有朋友。這次前來本院就醫,是因為張同學目前在部隊服役,出現嚴重的適應障礙,尤其是在人際互動上,情緒持續低落,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因而至本院求診。

你是否曾有過在上課中被點名回答,或是當眾報告時,因為極度緊張而下不了台的經驗?經常苦於面對社交應酬的情境,而期待能躲就躲?假如你一直為這些問題煩惱,那麼你可能罹患了社交畏懼症。

大多數人在一些重要場合難免會緊張,但有的人連在一般日常的社交場合或情境中都會覺得尷尬不自在,因而表現退縮行為,從1960年代起精神醫學界開始研究這些有社交困難的人,稱為社交畏懼症。

社交畏懼症患者常在求學時就發病,與同儕或異性的交往上都會出現障礙,甚至影響到日後的學業表現與社會成就。過去社交畏懼症較少被視為一種疾病,一般人因為不瞭解而把患者當成只是個性內向害羞而已,再加上患者症狀的影響,更難於主動求助,因此大多數長期獨自默默地承受痛苦。

研究顯示個人一生中罹患社交畏懼症的比率高達百分之十三,女生又比男生高出一至二倍。換言之,在一百位學生裡面就可能會有十位有社交畏懼症。

長久以來人們總是以為這是「心理問題」,須要「心理治療」來解決,但由於腦部影像學及分子生物學的快速發展,目前醫學界研究出社交畏懼症的真正病因,是與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有關,正腎上腺素,血清素等分泌失調所導致。另外,遺傳基因問題也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社交畏懼症在醫學上是被歸類為焦慮性疾患,而且很容易合併其他疾病,特別是焦慮症、憂鬱症、藥物和酒精濫用,這些合併症更會造成治療上的困難。如果社交畏懼症又合併憂鬱症,除了嚴重影響患者的人際功能、職業功能、社會功能之外,自殺的機率更高達百分之七十。

過去對社交焦慮症的藥物治療幾乎無計可施,只能在需要時以抗焦慮藥物、β-阻斷劑協助患者維持起碼的社交活動,避免全面退縮。不過近十幾年來因新一代的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等藥物被研發出來,臨床試驗證實對患者有顯著且較長期的療效。在藥物治療之下,若能輔以放鬆技巧的學習,以及合併行為治療如assertive training、系統減敏感法等,都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品質。

社交畏懼症是一種腦部內分泌失衡的疾病,並不是患者的個性不好,或是能力表現差;社交畏懼症亦非無藥可醫,鼓勵患者參與並配合整個治療計畫,協助建立起自信,戰勝社交畏懼症並非難事。

顏嘉男醫師小檔案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行科所研習中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中山醫學大學牙醫學系畢業
經歷:高學醫學大學附設醫學院精神科總醫師與住院醫師
   台北市立和平醫院牙科實習醫師
   文藻外語學院諮商醫師、台橡公司特約醫師
   中正高工諮商醫師、三民高中諮商醫師   
專長:老人精神醫學、青少年諮商輔導、催眠治療


新聞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