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56歲就失智了!家屬該如何照顧早發性失智患者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的陳伯伯在56歲發病經醫師診斷為早發性阿茲海默氏症患者,根據案妻表示,陳伯伯自99年56歲那一年起開始有情緒改變,易怒並且暴躁的情形發生,並伴隨近期記憶變差,也開始懷疑太太外遇,對自己不忠,也懷疑太太把自己所有的積蓄盜領光,導致太太照顧壓力沉重,所以帶到醫院求醫治療。初期子女皆無法接受爸爸失智了這件事情,畢竟爸爸才56歲,也是家庭的核心支柱,這個時候孩子也長大成人,應該是與太太兩人到處遊山玩水的時候,甚至還沒做岳父跟爺爺呢!怎麼會失智了呢?所以帶到醫院求醫治療。

圖片來源:by stockimages from FreeDigitalPhotos.net

∼長照法通過後 談早發性失智症之家屬壓力及照顧∼

透過仁愛院區失智症整合特別門診跨專業服務團隊協助診斷及藥物治療,並於103年7月接受失智症日間病房行為治療及喘息服務,加入家屬支持團體,並接受失智症家屬照顧技巧訓練。

案妻表示,接受失智症家屬照顧技巧訓練後,學習懂得如何面對及照顧家中失智老人。由跨專業團隊提供認知、音樂、感官、懷舊、肢體、藝術…等相關訓練課程。她表示,先生在仁愛院區失智症日間病房有了固定的地方可以去,有同伴可以陪伴聊天,是他最開心的事情,不但改善了他的生活作息,減少家屬的照護壓力,並提升先生的生活照顧品質。

以民國103年底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台灣65歲以上老人共280萬8,690人(佔總人口12%),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臺灣現今可能有23萬位失智症老人,全國社區中可能有許多輕微、中度或嚴重度病情不等的失智長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甄瑞興表示,失智症發病率會隨著年齡而增加,如65歲以上老人發病率約僅有5%,而80歲長者則提高為20%,這資料也同時告訴大家,並非每位老年人均會罹患失智症,因此,如何早期找出失智長者,並協助家屬面對並減少照顧壓力,已成為當今社會重要議題。

甄瑞興再次強調,家中若有一名失智症老人,可能廣及影響到不單止家人,還包括親人及朋友的生活。此外,失智症長者20-30%易併發妄想、幻覺,及情緒激躁不安等精神行為問題,使得家屬在照顧過程中,經常須面臨不同種類及不同層面的問題與嚴重挫折感,這讓主要照顧者倍感壓力。仁愛院區失智症家屬壓力調查中發現,超過半數的家屬覺得照顧患者讓他們沒有時間休息,覺得人生好像失去了一些東西,並希望立刻逃離這個處境,因為長期照顧失智症患者造成他們的社交生活受阻礙,覺得得不到足夠睡眠,健康變差,覺得身體疲倦及工作表現沒有以前那麼好,間接影響到社會生產力。

甄瑞興發現,超過七成家屬覺得照顧患者讓他們覺得情感耗盡,超過8成家屬覺得和家人的關係沒有以前那麼好,有時候看到失智症患者的表現感到羞恥,當有朋友到訪在家時會感到不自然。而其中居然有九成以上的家屬會認為這樣照顧下去,夫妻因照顧長輩意見不同而爭吵會間接造成婚姻出現問題。因此,早期介入提供失智照護服務,對失智長者及其家屬而言倍顯重要。

他並訂出失智症治療五大目標作為方向:

1. 維持病患生活品質
2. 減少照顧者壓力
3. 穩固病患的認知功能
4. 保持病患現有最大的能力
5. 治療病患的情緒及異常行為問題

什麼是早發性失智症呢?甄瑞興認為,老年失智症發病越晚對家庭影響越少,甚至70-80老人患有失智,假如失智症長者無幻覺或妄想行為時,家屬並沒有需要求醫之動機。他強調,阿茲海默症不是一個正常的老化過程,它是一種不可逆的退化性疾病。失智症會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但大部分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人,且女性多於男性,年齡越增加罹患失智比例也愈高。不過,也有極少數患者是在30歲、40歲或50歲左右即罹患失智症,俗稱「早發性失智症」。

早發性失智與遺傳、基因有部分相關性,其致病原因目前已知至少與三個基因的突變有關:早老素1(PSEN1)、類澱粉蛋白前驅蛋白(APP)與早老素2(PSEN2)基因,其他可能相關的基因突變仍在研究當中。但是因為要考量倫理道德方面的問題,不建議常規做基因檢測。

一般早發性失智症病患退化速度比較快,病患容易出現幻覺、妄想和視覺空間失調等症狀。由於早發性失智症病患發病時正值中壯年,可能是在社交經濟活躍的階段,所以在醫療及照護需求上與老年失智症病患有所不同。早發性失智症的病患多仍是要負責家庭經濟,但病發後隨著認知功能的退化,工作能力降低,人格行為也發生變化,無法工作,收入來源有問題、家庭照顧與子女的教養等問題,都比老年失智病患來的複雜及照顧困難,延伸不少的家庭與社會問題。

仁愛院區護理師林於諍表示,早發型失智症約略於中壯年時期,此時正值拼事業、忙碌於工作,亦為家中的經濟支柱,一旦失智將帶給職場與家庭巨大衝擊,常見狀況為拿手技能變得生疏,或者應變能力出現異常,若發現家中成員有此現象,應該多加注意及關心。而平時應該積極做好失智症的預防,多動腦、多運動、多社會互動,以及多吃地中海飲食等多元預防策略,即便確立診斷之後,也要持續參與活動,以免退化速度過快。

在適當治療下,病患在病程中所遭遇到的心理及精神行為症狀是可以控制的。針對認知功能及精神症狀,除了藥物治療之外,一些記憶認知功能訓練及家屬照顧技巧訓練是有效的,另外透過病患互助及家屬支持團體是有意義的。

而衛生局近幾年對於失智症篩檢推廣十分重視,亦提供失智症十大警訊資訊供市民依循,若能搭配量表在家進行篩檢,必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介入與早期治療」之事半功倍效果,這十大警訊包括:

1. 記憶衰退,忘東忘西,重複發問
2.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3. 語言表達出現問題
4. 喪失對時間的概念
5. 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6. 抽象思考出現困難
7. 東西擺放錯亂
8. 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甚至有妄想、幻覺、憂鬱
9. 個性改變
10.喪失活動及開創力

衛生局呼籲「關懷失智長者一起來!」民眾透過失智症十大警訊的學習,可以及早協助失智長者及早獲得相關照護資源,以延緩病情進展。並請失智長者家屬踴躍透過家屬照顧技巧訓練班及參加家屬支持團體,提升照顧技巧與降低照顧負荷現象,進而減輕家庭負擔。有意願參加者,請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窗口報名。相關訊息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s://www.health.gov.tw/查詢,亦可洽衛生局承辦人(1999轉7083)。另倘若您家中長者有失智症篩檢需求或需要相關照護資訊,亦可尋求本市12行政區健康服務中心協助。
本文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神經內科 甄瑞興 醫師、林於諍 護理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