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難以安眠的「冬季搔癢症」忌口飲食操之在我!

文�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譚健民醫師

在臨床上,「搔癢症」是指個體在主觀上感到皮膚出現莫名其妙的搔癢感,但實際上皮膚並沒有任何原發性病灶,而謂之。絕大部份的「搔癢症」發作都是陣發性的,除了有主觀性的搔癢感症狀之外,其他還包括有灼熱感、蟲爬感、蟻走感,甚至在個體情緒激動、環境溫差變化或衣物摩擦刺激之下,亦會使得搔癢感惡化或加重。此外,也有為數不少的老年人本身因皮膚老化萎縮,皮膚比較乾燥,亦容易引起自發性的搔癢感,稱之為「老年性搔癢症」;而某些個體在冬季因皮膚較乾燥也特別感到奇癢,俟春天到來,搔癢感也隨之消失,稱之為「冬季搔癢症」。

全身性搔癢常伴隨著某些慢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有糖尿病、肝疾病、腎疾患、血液病、懷孕、更年期婦女、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特發性皮膚乾燥症候群。搔癢一旦發生在皮膚某一部位,會逐漸遍及全身,在經由罹患者過度的搔抓,使得皮膚發紅,並出現條狀抓痕;嚴重者甚至表皮剝脫,出現血痂;經過一段時間皮膚表皮增逐漸呈現苔蘚化而變粗厚,甚至導致皮膚局部感染或化膿。局限性搔癢症大多局限在肛門周圍、女陰或陰囊等部位。肛門搔癢症可導源於由蟯蟲病、痔瘡、肛裂、肛門周邊皮膚溼疹及遺留糞便的刺激。女陰搔癢症多與陰道黴菌感染、滴蟲病、陰蝨、糖尿病、白帶有關。陰囊搔癢病與局部溫暖、易流汗及衣物摩擦等有關。

對付搔癢症之道,不外是盡量避免各種刺激,如切勿用指甲搔抓、避免過度熱水泡浴或溫泉浴、避免使用含有香料的肥皂、避免穿著太緊身衣物以及亂塗抹外用藥,甚至避免情緒過分激動。在冬季外出時,不僅不要過度暴露肢體,也不妨事先在乾燥的皮膚上,抹上一層油脂(如綿羊油)或礦物油。

在日常生活中,某些能導致「搔癢症」惡化的食物也應盡量避免食用,其中較為常見的有青花魚、秋刀魚、蝦、螃蟹、牡蠣、鮭魚、豬肉、火腿肉、雞蛋、乳酪.鹹臘肉、年糕、蕎麥、竹筍、蘑菇、菠菜、花生、大蒜、芥末、辣椒、咖哩、胡椒、酒類、咖啡、巧克力等等,但積極尋找導致搔癢的潛在性病因,以便對症下藥也是很重要的。

本文著作權歸 譚健民醫師所有

作者簡介:
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中心診所醫院家醫科主任
中華民國旅行業經理人協會首席醫療顧問
三商美邦人壽北區部 首席醫療顧問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線上諮詢醫師
家庭醫學科(著重於臨床預防保健規劃工作)
旅遊醫學科(旅遊前的健康規劃)
老年醫學科(成年人慢性病的診治)
肝膽胃腸科(肝膽胃腸疾病如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潰瘍)
保險醫學科(協同壽險從業員提供壽險客戶實質的家庭醫師服務的觀念)

譚健民醫師(醫療服務網棧 www.98.to/tamkm)
本文作者:譚健民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