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邱小妹妹接受媒體的口誅筆伐?還是輕描淡寫!

誰還記得邱小妹妹入院的主因,「家庭暴力」一個聽來不陌生的名詞,不是嗎?在你我的周圍,許多人都見過、聽過或經歷過「家庭暴力」的場景,你我之中,有的人或許還扮演過救援者、旁觀者、受暴者、施暴者等角色。

然而,不容諱言的是:多數人、在多數時候還是會把「家庭暴力」看成「家務事」,是家庭秘密,是家庭以外的人所不能、也不該干涉的。而且,在一般的經驗與認識裡,人們也習慣地以為:只有一些特別不正常的人會打老婆、小孩或老人,和多數人是無關的。諸多這類似是而非的說法,是阻礙「家庭暴力」被當成公共議題對待的主要原因。

在台灣的社會,以孩子為中心的論述似乎已逐漸蔚為主流,但事實上我們以成人的眼光和社會的主導價值而形成的「一切為孩子好」的相關論述,隱藏了許多深層的不平等的權力關係,值得做進一步的剖析。

從最近的輿論事件看來邱小妹妹事件沒那麼快落幕,而其中的醫病關係將矛頭指向仁愛醫院的神經外科總醫師-林致男醫師,指責他未親自為邱小妹看診,但是如果真的親自看診,是否會改變邱小妹轉診的命運,答案誰能給?

家暴問題、自殺事件、因失業走上絕路的新聞在台灣接二連三的發生,甚至還有全家集體尋短的慘劇,讓我們這些有兒有女的小市民看了格外難過,不是嗎?為什麼我們不去找出社會生病的真正病灶是什麼?∼問問讓每位小朋友都能有免去『家庭暴力』的陰影,才是這個事件引爆出來的真凶,不是嗎!醫療體系的陳痾固然要改,但這樣的本末倒置的指責培養不易的醫師,能改變下一個可能的X小妹或Y小弟的未來命運嗎?

還記得當時膾炙人口的「鄧如雯殺夫案件」,讓多少人看到家庭暴力的可怕?也進一步引發婦女團體更積極投入反婚姻暴力、反家庭暴力工作。如今,「家庭暴力防治法」在台灣全面實施已屆六年,這一路走來∼最重要的是呼籲為人父母者讓孩子成為正式標示著「法入家門」,要終止所有隱身在家庭這個「保護傘」內的暴力!除了養兒育女及教養孩子的知識外,家庭暴力問題對孩子有不良的影響,更可能使大人誤觸法網。

能否防止加暴,靠的是「運氣」嗎?

民國87年6月24日,「家庭暴力防治法」在立法完成、實施之初,不僅家暴受害者開始學習用這套法律來保護自己,司法實務界、警察、社工、甚至醫界也要適應家暴法帶來的新觀念、新措施,因此,其實施成效也會因遇到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際遇。

家暴法的通過,不必然代表家暴防治的落實,因此,對於許多關心此議題的團體而言,對於家暴法實施後成果的觀察、對於相關主責機關的監督,甚至若有需要,法的內容真的不夠完備,修法也正是下一階段工作的開端。

家庭暴力常常潛伏在社會最幽暗的角落,在外界關懷與法律鮮少進駐的領域—「家」。社會對家的想像,通常是幸福、美滿的表徵,大家似乎也預設,其中的風暴衝突會自然調解消弭;因此,婚姻暴力的受害者往往處於孤立的狀況,少有人伸出援手;而願意伸出援手、挺身對抗家庭暴力的人,更可能面對極大的社會壓力。

從報章媒體或新聞探索的節目中,我們也常常看到這類的問題!但是有誰在報導結束之後還會繼續追縱個案?從「邱小妹妹事件」我們看到的也是令人憐憫痛心的受暴經驗分享,針對這樣的家庭暴力受害者處境所做出的省思與回應,卻完全反映在第一線與之肉搏的醫生群中,根據內政部統計,自民國88年7月至91年12月,計有64,000餘件的家庭暴力開案件數,若以每個家庭平均有一名孩子來估算,在這段期間內至少有64,000名目睹家庭暴力兒童,需要社會關注。

或許有人以為兒童在家庭暴力事件中並非直接的受害者,事實也是如此,但是從另一個學習的角度來看,久處於暴力的環境中,兒童心理所受的壓力及創傷的嚴重程度不亞於直接的受害者。

下一個重要的工作,監督恐懼、落實回應、省思關心

如果家暴法真有「保護功能」,為何仍有許多婦女和孩子寧可躲在暗夜中默默哭泣卻不願求助?如果社工員的專業受到足夠的肯定,為何當社工員做了家訪,寫了評估報告,卻還有受暴子女在法律的裁判下必須回到令她�他恐懼的家?如果家暴法受到尊重與重視,為何受暴者可無視法院強制接受治療或輔導的宣告,對這些處遇計畫不理不睬,甚至嗤之以鼻?醫療人員缺乏專業訓練,醫學院沒有教、專業養成過程沒有重視。婦保工作很難只是建立流程,參與簡短訓練就可以施行的。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不僅是制度的建立,工作人員的專業態度養成更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當家庭成員遭受到家庭暴力或威脅時,對受害人提供必要之門診醫療及心理支持,使其儘快走出家庭暴力之陰影,重新出發開創新人生,而對加害人也能提供特別門診,期待與加害人一起尋找暴力之行為模式及根源,找出適當之情緒管理方法,使得家庭無暴力,恢復家庭原有之生活品質,在缺乏社區防治網絡的情況下,是不是應該在成為全國新聞焦點的路上先「停」、「看」、「聽」。對許多問題探討嚴重失焦,那些在「暴力家庭」中被遺忘的角落,是否隱藏更多值得我們關心的工作。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