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中醫減重「環肥燕瘦」治法靈活多變,並非任君挑選!

文�台北市立中興醫院中醫科 吳明珠醫師

辨證診治是中醫診治學的核心,治療肥胖症同樣要強調辨證論治。肥胖症患者既有體型肥胖、腹部膨隆、肌肉鬆軟、皮下脂肪臃垂、活動氣短,容易疲勞等表現,又由於病因複雜,以及患者年齡的不同、性別 、居住環境、飲食習慣及個人,體質不同,導致有各種臨床症狀。所以,治療肥胖症很難用固定的藥方、一成不變的劑量進行處理,必須按照具體情況分析,靈活多變地診治每一例患者。

臨床上常見的治法大致可歸納為九類:

一、化濕法:因脾胃功能不健全,使聚集身體的濕氣、廢物不易得到利
      用,或排除,而積存於肌膚,以致成為肥胖者,即所謂的
      脾虛濕阻型。此類病人體態肥胖臃腫,常會感到腹部滿脹
      、頭暈、面色萎黃、倦怠乏力、下肢浮腫、大便溏稀、舌
      苔白膩,脈濡而細滑。本型多見於中、老年肥胖病人,尤
      以婦女為多見。

  治 則:健脾氣,利濕化濁;處方:如澤瀉湯、二朮四苓湯、防己
      黃蓍湯等,蔘苓白朮散合清消飲加減。

二、祛痰法:用於痰濁肥胖者,此類患者,食慾特別好,美食主義者,
      平時應酬飲酒多、體重乏力、嗜睡懶動、伴有眩暈、胸悶
      ,或婦女不孕、閉經、舌苔膩或黃膩,脈弦滑,即所謂的
      痰濁中阻型。

  治 則:理脾化痰。輕者處方:二陳湯合澤瀉湯、三子養親湯加減
      ,陳皮、半夏、茯苓、菖蒲、遠志、澤瀉、冬瓜皮;重者
      用控涎丹、導痰湯等。

三、利水法:用於脾虛濕阻型肥胖者,腹脹、下肢浮腫,甚則全身皆腫
      ,小便不利、苔白薄質淡。

  治 則:有微利與推逐之分;處方:微利用五皮飲、導水伏苓湯、
      小分清飲,嚴重的用舟車丸、十棗湯之類。

四、通腑法:以輕度軟便為主。多運用於喜好吃肥膩厚味,或油炸所致
      肥胖者。此類病人大多屬於中廣型(內臟型)肥胖、多食
      、很容易肚子餓、面紅怕熱、口乾思飲、大腹便便、大便
      容易便秘或乾結、不喜運動、一動就喘、舌苔黃厚膩。此
      型多見於青少年、孕婦及產後發胖者,所謂胃腑積熱型。

  治 則:清胃瀉熱,通腑化滯;處方:可選用大承氣湯、小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或單味大黃片,小承氣湯合清通飲加減。

五、消導法:用於食慾亢進型肥胖者。此類病人看什麼食物都很有胃口
      ,而且食量偏大,肥胖、懶得動、腹滿、食積、肌膚肥嫩
      ,面紅舌燥、苔白或黃、脈滑實。

  治 則:消食導滯,消肥化積;處方:保和丸;枳實導滯丸;三仙
      飲。

六、疏肝利膽法:用於肥胖兼有肝鬱氣滯(志不得伸,鬱卒型)或血瘀
        等症。症見肥胖兼有兩脅脹痛、個性急躁易怒、頭痛
        口苦、目黃厭油膩、常常感到眩暈感、倦怠、腹脹、
        舌苔黃而舌質紅、脈象弦,所謂肝鬱氣滯型。

  治   則:疏肝理氣,清熱降火;處方:常選用疏肝飲(柴胡、
        鬱金、薑黃、薄荷)、溫膽湯、消脹散(砂仁、萊菔
        子)、逍遙散(丸)等加減。

七、健脾法:用於所謂的虛胖型患者,以健全脾胃補益腎氣,來使身體
      恢復正常的循環,及代謝而減肥的方法。此類病人多見有
      脾氣虛弱、胃口不好、體胖神倦而無力、舌苔白、舌質淡
      紅,脈細弱無力。

  治 則:益氣健脾、溫補脾腎;常用方如蔘苓白朮散(人蔘、白朮
      、茯苓、甘草、山藥、白扁豆、蓮子肉、薏苡仁、砂仁、
      橘皮);異功散(黨蔘、白朮、茯苓、甘草、陳皮);五
      苓散(豬苓、茯苓、白朮、桂枝、澤瀉);枳朮丸等。

八、溫陽法:用於陽虛型肥胖,此類病人大多有容易流汗、氣短、一動
      則喘,容易疲勞無力感、腰腿容易痠痛或浮腫、舌胖苔白
      ,脈細沈,怕冷等脾腎陽虛的症狀。

  治 則:溫陽化濕;常選用濟生腎氣丸、加味腎氣丸、甘草附子湯
      、苓桂朮甘湯、真武湯等加減。

九、養陰法:屬肥胖者,陰液耗傷型,症見大便秘結、脈沈無力;氣陰
      兩虛者表現為多食易飢、口乾汗出、神疲乏力、心悸氣短
      、頭暈耳鳴、手足心熱、舌紅苔少。

  治 則:滋陰清熱、潤腸通便;本法代表性方劑有:知柏地黃丸;
      大補陰丸;保真湯等。

以上列舉了九種通用的肥胖症治法,實際應用時,還要標本兼顧,辨證施治,隨證加減,立法用方要全面考慮,診治時,常需複方圖治,如健脾與化濕、溫陽與利水同施。幾種治法聯合應用,有助於提高療效。

由於肥胖症不是短時間所形成,想儘快消除也不是一件易事,在藥量上一般主張要重些。但對體虛病人,則應慎選藥量,防止欲速不達,引發其他不適。同時,服用中藥期間,還應合理調節飲食,嚴格控制食量,以清淡食物為主,少食高脂肪含量的食物,並堅持較大的運動量,才能最終達到減肥目的。
本文作者:中醫科吳明珠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