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不該來時偏偏又來了!怎樣才算是正常的「月經」呢?

文�長庚醫院林口院區婦產部主治醫師 洪上國

月經異常和陰道分泌物可能是婦產科門診病人最常求診的原因,但是月經異常的原因及治療極其複雜,對不同年齡的婦女有著不同的考量,並非三言兩語可以說完的,在此就常見的問題加以歸納整理,並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首先談一下,怎樣才算是正常的月經呢?月經週期是受卵巢週期的控制,而卵巢週期可分為濾泡期及黃體期。濾泡期主要為卵巢濾泡的發育,從月經來的第一天開始,約為10∼14天,為影響月經週期間隔長度的主要因素,而濾泡成熟之後排卵、形成黃體,卵巢週期進入了黃體期。黃體期的長度較為固定,平均為14天(12∼16天),如果黃體期少於11天(在基礎體溫表上的高溫期會少於11天),則有黃體功能不足的現象,會影響早期懷孕的安定。因此考慮月經週期是否有異常的時候,要考慮下列因素:多久來一次?應來多久?會不會有不舒服?顏色是否改變?

月經週期應多久來一次?計算月經週期,都是以月經來的第一天為第一日,而月經週期的間隔則為兩次月經的第一日的間隔。大部份有排卵的月經週期,月經約28∼30天會來,然而由於濾泡形成的時間不一定,因此只要21∼35天內來一次,即算是在正常範圍之內,前後差個2至3天沒有關係。月經週期應來多久?量應多少?通常約27天,而量在30∼80㏄之內都是正常的。月經來時會不會有不舒服?月經來前可能會有前兆,如胸部會覺得腫脹,來時應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而有些女性會覺得下腹悶悶的,或有一點脹脹的但不會痛,這都是正常的。月經顏色多為暗紅色的,偶而為鮮紅色,或有血塊。

怎樣才算是不正常的月經?下列的情形可視為月經不正常:

▲月經的間隔改變:如月經超過三個週期的時間或90天未來,便稱之為次發性無月經症;若月經的間隔大於35天,稱之為週期過長或月經次數過少;若少於21天則為週期過短或月經次數過多;如果每次來的時間並不固定,為週期不規則。

▲出血時間或量有異常:如出血時間過長或量太多稱之為月經量過多,相對的出血時間過短或量太少則為月經量過少。如經常有鮮紅色的經血或有血塊,也應考慮有沒有潛在的病變。

▲痛經:在月經來的前後或月經來的時候,有明顯的不舒服,如下腹部會感到疼痛、腰酸,或有全身症狀,如頭暈、頭痛、噁心、嘔吐、腹瀉等。

▲經期與經期之間出血:如在經期與經期之間偶有點狀出血,特別是在排卵的前後,會因荷爾蒙(雌性素)的變動而有些許出血,並無大礙。但如出血量太多或非排卵的前後,都是不正常的。月經不正常的原因有那些?常見的原因有懷孕引起的,如流產、子宮外孕等。其次為器官性病變的出血,常見的有生殖道腫瘤(陰道、子宮頸、子宮、輸卵管及卵巢的良性及惡性腫瘤),或發炎、外傷、避孕器等,其他如腎衰竭的病人、白血病,也會引起不正常的陰道出血。

相對於上述可以找出原因的器官性病變,子宮功能不良性出血便是由非器官性病變的原因引起的,主要為荷爾蒙不平衡所致。常見的為無排卵性月經異常,如多囊性卵巢囊腫、甲狀腺功能異常、泌乳激素過高、體重過高或過低、或過度增重或減肥、壓力或藥物的作用等,青春期及停經前的月經異常多是這個原因引起的,但停經前婦女的無排卵性月經異常,必須和器官性病變的出血加以區別。有排卵的月經異常,如排卵性出血,為排卵前後雌性素下降過多造成荷爾蒙不穩定,而有出血的現象,或者黃體功能異常,也會使得婦女有不規則出血的情形。

有些婦女在作完人工流產之後月經量變少,偶有合併腹痛的情形,這很可能是子宮腔沾黏或子宮頸狹窄引起的。子宮腔沾黏是因為子宮腔內受傷或發炎而有不正常的癒合組織,使得子宮腔部份封閉而變形、變小,可能造成不孕,而由於子宮內膜面積變小因而月經變少,如果經血無法排出,那麼就會合併腹痛。子宮頸窄小為一類似的情形,也可能有不易受孕的情形。子宮腔沾黏必須以子宮輸卵管攝影或子宮鏡檢查診斷,子宮鏡檢查不會痛,但有一點不舒服。

月經異常要如何治療呢?必須針對原因治療。如為懷孕引起的,像先兆性流產,則臥床休息或補充黃體素;如不完全流產、萎縮性胚囊等,則需施行子宮擴刮術;如果是子宮外孕,則可以內科或手術治療。而青春期的少女及停經前的婦女,如為沒有排卵引起的月經異常,以黃體素治療即可。此外在年輕女性,多囊性卵巢囊腫也會引起月經不正常的情形,但是多囊性卵巢囊腫並非真的卵巢囊腫,而是長期不排卵所導致的卵巢形態變化,如超音波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用排卵藥來誘導正常的排卵,但是如果想懷孕,可先使用避孕藥或黃體素來中止多囊性卵巢的繼續,以免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的發生。

內分泌的異常也是造成不排卵的原因,如甲狀腺功能異常也會造成月經的問題,多為甲狀腺功能不足(或低下),可以至新陳代謝科就診,補充甲狀腺素治療。泌乳激素過高會抑制排卵,而造成不孕、月經量變少或不規則,必須先以降泌乳激素藥來治療,若泌乳激素值已降至正常範圍內達三個月以上,而仍未能自發排卵,可以考慮服用排卵藥來刺激排卵,以增加懷孕的機率。如果有視野缺損,應長期服藥控制。

體重過高或過低,或過度增重或減肥,在年輕的女性中也是常見的問題。首先必須維持正常的體重及飲食,以及正常的生活作息。此外可以醫院以排卵藥來刺激排卵,以及檢查甲狀腺及泌乳激素的功能。此外工作、課業、生活上的種種壓力,以及或藥物的作用等,都是必須了解並加以調整的。至於排卵性出血,量少時不一定要治療,或給予止血劑即可,如量多時,需補充少量荷爾蒙(雌性素,月經週期的第10∼16天給予)。

其他的治療方式,如含有黃體素的避孕器,可局部作用於子宮內膜,可減少黃體素的副作用。非類固醇的抗炎藥物(NSAIDS,每週期服用不超過五天),也能有效的減少月經出血量,NSAIDS可以合併避孕藥或黃體素使用。如果是使用避孕藥後的前二、三個月,偶有不正常出血的情形,約3個月後會消失,如果沒有改善,則必須換藥(提高雌性素的劑量)或改用其他避孕方式。其他的藥物,如Danazol或性腺刺激素釋放荷爾蒙類似物(GnRHa)等,也是可以用來治療月經異常。

至於器官性病變的出血,像是生殖道腫瘤,如最常見的子宮肌瘤,或發炎、外傷、避孕器等,都必須針對原因加以治療。如果子宮腔沾黏造成不孕或是月經來時合併腹痛,那麼要用子宮鏡手術來矯正,並配合術後的荷爾蒙治療,以增進懷孕的機會或緩解不適的症狀。

月經不來,不打針吃藥可不可以?一定要讓月經來嗎?不來會怎樣呢?這是許多婦女想知道的問題,因為月經有時會帶來困擾,甚至有人希望月經從此不要再來。正常排卵的卵巢,在排卵之前會分泌雌性素,而雌性素會刺激子宮內膜增生,而排卵之後的黃體分泌黃體素,阻止子宮內膜不斷的增生,並且使子宮內膜分化,作為懷孕的準備。但是如果沒有排卵,就沒有黃體分泌的黃體素,子宮內膜就會不斷的增生,因此若不補充黃體素讓子宮內膜分化、脫落的話,長期下來易導致子宮內膜增生,甚至成子宮內膜癌。雖然子宮功能不良性出血可以考慮以子宮鏡做子宮內膜燒灼術,使子宮腔沾黏而變小或封閉,以減少月經的血量,但由於可能會日後有子宮內膜癌而無法診斷的疑慮,因此子宮內膜燒灼在術前必須由醫師仔細評估,並由有經驗、熟練的醫師來執行手術。同時由於子宮內膜破壞的面積很大,手術的後想要再懷孕幾乎不可能,因此應以不想再生育、且飽受經血過多之苦、又不願切除子宮、及子宮內膜病變的低危險群的婦女為手術對象。

最後一個年輕女性時常關心的問題,就是想要出國旅遊但是害怕到時候來經會很掃興,是否可以避開月經來潮呢?有沒有副作用或者是否會影響以後的月經呢?要避開月經的方法有二:提早或延後。若要提早,則必須使用高劑量的雌性素及黃體素,連續服用7天,停藥後2∼3天月經會來,此法的效果較不穩定,失敗率較高,同時服用高劑量的雌性素及黃體素可能會有噁心、嘔吐的情形。而若要延後,在月經來之前7∼8天(或以前)就需開始服用黃體素,直到預定延後的日期,多半在停藥後2∼3天月經會來,但使用黃體素超過兩週以上者易有不規則出血的情形。一般而言,避開月經並不會影響下一個週期的正常排卵,而下一次的月經會照原來預定的日子來。

月經不正常,除了會有生活上的困擾之外,可能會有貧血、或伴隨不孕、或有潛在的疾病,因此如果月經有不規則的情形,不論是量太多或太少,或者是該來時不來,而不該來時偏偏又來了,都應該到醫院找出原因並加以治療,特別是停經前的婦女,必須和子宮頸及子宮內膜的病變加以區別,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本文摘自:長庚醫訊第二十卷第八期(88年8月)
本文作者:洪上國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