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別碰任何菸品!食道語「無聲的吶喊」開啟另一人生!

文�台北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部喉頭頸科主治醫師 蔡東龍

根據衛生署九十三年癌症死亡統計資料,口腔咽喉癌已經跳升為男性癌症十大死因的第四名,九十三年有1838位男性是死於此項癌症,而25到44歲的壯年人口中,癌症已經是死因的第二名,九十三年有1776位壯年男性是死於癌症,至於45∼65歲的中年人口中,癌症更是躍升為死因的第一名,九十三年有7345位中年男性是死於癌症,口腔咽喉癌就是容易發生在這個年齡層。

根據1995年的研究報告,單獨抽菸一項惡習就可以增加罹患口腔癌的危險性達18倍,若是合併抽菸和嚼檳榔更可增加危險性到89倍,若是同時有抽菸喝酒又嚼檳榔的習慣,罹患口腔癌的機會會高達沒有這些患習慣的人的123倍。

或許這些死亡人數的數字好像不會引起太大的注意,但是這裡要強調的是這些中壯年男性都是正當是家庭重要經濟支柱的年齡,一但這些人因為癌症死亡或是喪失工作能力,所影響的將不僅是一個人的生死,而是一整個家庭的存續;而且影響的時間將不只是只有治療疾病的期間,而是在家庭經濟支柱倒下後包括父母妻小之後數十年的生計溫飽問題,而這些造成家庭不穩定的因素以後都可能會變成社會問題,不是單純的個人健康問題。

抽菸會造成許多的癌症,其中大部分的患者很少存活超過二年,而且這些癌症大都隱藏在身體深處的器官,例如肺癌,所以除非是最親近的家人,否則癌病對病患的影響大家不容易體會。然而口腔咽喉癌若是能早期發現好好治療,還是有許多患者可存活超過五年,癌病治療在這些患者身上留下的痕跡和不便將會是我們最佳的警惕,提醒我們要重視菸害的防治。

那些因為菸害造成癌症死亡的病患已經沒有機會提出他們對菸害的控訴,但是這些因為醫師努力治療,雖然喪失喉嚨但是戰勝癌症的菸害倖存者,還是有機會以另一種聲音提出嚴正的呼籲,請立法委員們正視菸害防治的重要,不要屈服於利益團體的壓力。身為口腔咽喉癌的專業治療醫師,每當看到病患帶者年輕的妻子還牽著幼兒進入診間,或是白髮老母親陪同來檢查,我們心裡都會不禁酸痛。

★何謂無喉者
因喉癌、食道癌、甲狀腺癌,而切除喉頭的病患,這群人稱為「無喉者」。目前全台約四千多位,由於他們沒有喉頭,所以無法用聲帶發聲,必須用食道或助講器學習重新講話,其聲音如同鴨子般。

★手術前後身體結構的差異

【手術前】
喉頭裡有聲帶可以發聲,呼氣的時候空氣從肺,通過氣管和喉頭,從口出來。從肺出來的氣流加大聲帶下方的壓力,當氣流通過聲帶時,使聲帶震動發聲,這就是原音,然後通過口.舌.唇.鼻腔等器官,利用各式各樣,各種不同的形狀將聲音塑型,形成語音。

在身體健康時,我們通過口,鼻像這樣無意識而有條不紊的進行飲食、呼吸、及發聲等三大作用。

【手術後】
因為罹患了疾病(有喉癌,食道癌,也有甲狀腺癌)而不幸摘除了喉頭,當然的也失去了聲帶,及喉頭蓋,沒有聲帶不能發聲,沒有了喉頭蓋,不能切換控制分辨是飲食還是呼吸,為了這個問題,醫生為病患做了氣切口,將飲食及呼吸強制分開,各自獨立,所以胸頸部多了一個洞,這就是氣切孔,呼吸專用,從今以後口腔則只用作進食用,食物從口腔經由食道直接下到胃部,但是發聲的問題尚未解決。

★手術後出現的生理變化

一、氣切孔呼吸
口腔、鼻腔、咽喉有調整外氣溫度和濕度的功能,呼吸時空氣不是從口鼻出入,而是從氣管出入,所以吸氣的時侯不通過口鼻,當然冷空氣沒有在中途加熱就直接進入了氣管,乾燥的空氣也是一樣沒有經過濕潤,就直接進入了氣管用鼻吸氣呼吸時,本來由鼻毛過濾掉空氣中的雜物.塵埃,現在就直接進入了氣管,結果很多人痰多,呼氣孔開著露出,也有異物小蟲進入的危險,為了防範出現這樣的情況,需要特別的護罩。

二、喪失嗅覺
嗅覺器官在鼻腔內,而且是通過吸入空氣的氣流來感覺氣味,喉頭摘除後呼吸通過氣切孔進行,不經由鼻腔,所以就感覺(聞)不到氣味。不過俱有揮發性的味道,如氣油.甲苯.香蕉油(水)等俱有揮發性物質仍可聞到。學習食道發聲,能夠從鼻腔吸入空氣,可以改善嗅覺增強嗅覺。

三、流鼻水擰鼻涕困難
由於空氣不通過鼻腔,就不能擰鼻涕,吸鼻涕。當有傷風感冒,或情緒激動時,鼻涕不斷流出,無法控制,學習食道發聲,能夠從鼻腔吸入空氣,稍加練習,便能很好的擰鼻涕,吸鼻涕。食用熱食或辛辣刺激食物也會使鼻涕不停的流。

四、肩膀,頭頸上下回轉,運動困難
喉頭摘除手術時,做了頸部的淋巴腺清除手術,使連接肩頸的神經受到損傷,結果經常使肩膀,頭頸上下回轉,運動困難。

五、飲食吞嚥困難
隨著喉頭摘除,頸部食道縫合變窄,食道周圍的組織部份也受到損傷,所以食物的吞咽能力弱化,因此進食時間費時,須細嚼慢嚥。另外不能用口強烈的吸氣,喝湯、吃麵等沒有那麼方便。但是習慣後,就能恢復到不引人注意。

六、怕水,不能游泳
由於呼氣孔不能閉氣(憋氣),所以不能下水游泳。(北歐的芬蘭有開發生產,游泳用專用設備)

七、怕熱食
由於口腔無法吹氣,熱食進入口中,無法以口中吹氣散熱,所以口腔常有燙傷,發炎,為避免產生病變,應避免過熱食物入口,如有燙傷應就醫治療。

八、和食道一起動手術時(食道重建者)
最近,頸部食道與喉頭一起動手術的人增加了許多,重建食道手術多以提高胃的位置,或移植胸部組織(肌肉),或剪取小腸子來替代食道,重建食道,這些和單純的喉頭切除手術不同,留下不少障礙和困難。重建的食道裡沒有關閉作用的組織,所以食道開著,食物及分泌液體(胃酸)容易倒流,發聲時容易漏氣等障礙。

提高胃的位置,一次不能攝取大量的食物,而且移植的小腸會不意識控制而突然蠕動,或關閉食道,使食物無法通過進入胃部。

★無喉者復聲之方法

喉頭切除之後,病患無法講話,無喉者復聲協會教導病患使用食道語重新發聲。要先把空氣吞到食道上端,當食道空氣被排出時,咽喉和食道連接處的肌肉會被震動,因此發出聲音,病患就可以再度「講話」。
食道語學習非常不容易,無喉者復聲協會理事長黃東源本身也是無喉者,他花了十年才能說出一句完整的話。食道語老師同時也是病友何四玉指出,食道不是聲帶,需要經常練習讓食道有彈性,才能震動出聲音。有人半年就學會,也有人一學就是十年,但是鬆懈半年,一但食道鬆弛,又要重新學習。

無喉者復聲開口說話的四種方法:

一、氣管活塞瓣發聲法
氣管活塞瓣發聲法,要使用這種發聲法,必須經過醫生手術,在氣管與食道之間植入人工活塞瓣,說話時需用手指按壓氣管口,將呼吸孔堵住(通常用拇指或食指),使氣管內的空氣經由活塞瓣,導入食道通過假聲門,提供震動假聲門的動力,再配合不同的口形和舌部運作,而發出不同的語音。

二、電動式人工講話器發聲法
電動式人工講話器,發聲的原理是由講話器產生震波,將震波穿透下巴導入口中,再由口部將聲波塑形,產生語音。使用方式:將講話器抵住下巴,按壓開關,講話器開始震動,開口說話,說完將開關鬆開,非常簡單,但也須練習。
缺點:講話時需佔用一隻手,如果講電話則需二隻手都要用到,無法書寫或做其他事情。

三、氣動式人工講話器發聲法
氣動式人工講話器(俗稱喇叭),塑膠製造,內部有一片聲瓣膜,發聲的原理是將肺部空氣導入講話器,震動聲瓣膜,產生震波,震波透過塑膠管導入口中,再由口部將聲波塑形,產生語音。使用方式:將講話器之一端壓住呼吸孔,另一端含在口中,肺部將空氣送出,震動聲瓣膜,震波經由塑膠管導入口中,開口說話,非常簡易,音量很大,但也須練習。初期語音類似唐老鴨的聲音,經過練習控制甚至可以唱歌。

四、食道語發聲法
食道語發聲法,這是最自然的發聲法,食道語是利用吸引法或吞嚥法將空氣引進食道上端,作為震動假聲門的原動力,當進入食道中的空氣被排出時,咽喉與食道連接處的肌肉(又稱為假聲門)會被震動,而發出聲音,再配合不同的口腔動作,就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缺點:音量較小,須長期練習。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