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常見醫學名詞釋疑系列:類固醇、蜘蛛網膜下腔出血!

文�宏恩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 譚健民醫師

【醫學名詞71】類固醇 Steroid

類固醇是由腎上腺分泌出來的激素,俗稱為「美國仙丹」。類固醇主要是參與醣類、脂肪以及蛋白質代謝和免疫防衛系統的工作,其合成及分泌受到下視丘及腦下垂體的控制與調節。

類固體具有強力的消炎鎮痛作用,又因為其作用於免疫系統,因此可以用來治療自體免疫疾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但長期濫用類固醇可能出現滿月臉、水牛肩、青春痘、中央主幹性肥胖(四肢瘦小而中央軀幹臃腫)、消化性潰瘍、傷囗癒合遲緩、高血壓、糖尿病及電解質不平衡等現象。

由於類固醇會抑制免疫系統而使得個體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此外,少數會導致白內障、青光眼及骨質疏鬆症,而孩童在長期服用後會影響正常的發育。

【醫學名詞72】蜘蛛網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腦與顱骨之間存有三層薄膜,由內向外依序是軟腦膜、蜘蛛網膜以及硬腦膜。蜘蛛網膜是三層中最薄的一層薄膜,其與軟腦膜之間的空隙稱為「蜘蛛網膜下腔」,而血液流入此腔間便稱為「蜘蛛網膜下腔出血」。臨床上,蜘蛛網膜下控出血可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種原因,常見的原發性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有動脈瘤及動靜脈畸形之血管破裂,使得血液直接流入蜘蛛網膜下腔。

此外,腦實質發生出血,使得血液穿透腦組織進入蜘蛛膜下腔;或者由於腦室內出血而使得血液流入蜘蛛網膜下腔,則稱為繼發性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其餘常見的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原因有高血壓或動脈硬化所引起的腦出血,出血性血液病以及顱內腫瘤。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表徵有突然頭痛、嘔吐、腦膜刺激症候以及血性脊髓液,少部分甚至有意識昏迷的現象。

【醫學名詞73】消化性潰瘍的症狀 Symptoms of Peptic Ulcer Diseases

消化性潰瘍可以全然無症狀,其最常出現的症狀是上腹部不適或疼痛。典型的消化性潰瘍的症狀包括有飢餓時疼痛,在進食後及服用制酸劑或牛奶後,疼痛會緩和;少數在睡眠中會因突然上腹痛而被鶩醒。

此外,罹患者可能會主訴噁心、腹脹、打嗝、溢酸等症狀;假若消化性潰瘍發生出血的合併症,則會出現柏油樣糞便;某些較嚴重的消化性潰瘍更會導致難以忍受的上腹部疼痛。假若潰瘍又寬又深,則可能導致穿孔而形成腹膜炎;若潰瘍是多發性或容易復發,則較易導致十二指腸球部變形或幽門阻塞。通常此類病患在進食後三至四小時會將前一頓的食物完全嘔吐出來,長期下來會導致吸收不良以及體重減轣輕的現象。(本文著作權歸 譚健民醫師所有)

作者簡介:
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中心診所醫院家醫科主任
中華民國旅行業經理人協會首席醫療顧問
三商美邦人壽北區部 首席醫療顧問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線上諮詢醫師
家庭醫學科(著重於臨床預防保健規劃工作)
旅遊醫學科(旅遊前的健康規劃)
老年醫學科(成年人慢性病的診治)
肝膽胃腸科(肝膽胃腸疾病如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潰瘍)
保險醫學科(協同壽險從業員提供壽險客戶實質的家庭醫師服務的觀念)

譚健民醫師(醫療服務網棧 www.98.to/tamkm)
本文作者:譚健民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