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反覆出現低血糖應定期檢測「血糖值」做好健康管理!

文�彰化縣鹿港鎮鹿基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林世鐸

有反覆性低血糖的狀況,或須評估患者是否有不自覺的低血糖症狀,及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時,可考慮做連續性的血糖監測檢查。張小姐(化名)廿四歲時,被診斷為第一型糖尿病,近幾年皆使用混合型筆型胰島素治療,其醣化血色素值也都維持在正常範圍內。由於職業的關係,她經常睡到近中午時才起床吃第一餐,不過起床後,卻常感到頭痛,直到用餐後才獲得改善,但測量飯前血糖值,大多介於八十至一百三十mg/dL,屬正常範圍,所以她並不以為意。

無意中,透過門診的例行檢查, 發現張小姐的空腹血糖值才五十五mg/dL,屬偏低範圍,追問之後得知,張小姐除了長期有起床時頭痛的情形外,晚餐的時間也不固定,常在飯後才施打胰島素,懷疑可能有半夜低血糖的現象,因此建議做連續性的血糖監測檢查。

透過連續血糖監測儀(CGMS)追蹤報告,完整呈現張小姐的血糖變化,從中發現確實有經常性的半夜低血糖,且低血糖的時間往往持續約十個小時。此外,因晚間進食時間與施打胰島素時間無法配合,也常導致血糖值竄升至四百mg/dL。
依據檢查報告,臨床醫師告知其正確的胰島素施打時間,並減少晚餐前的胰島素劑量後,張小姐不再發生起床時頭痛的情形,且更能穩定控制血糖值。

根據近一、二十幾年的幾項大型糖尿病管理研究證實,積極的血糖控制甚至是積極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重要方法,而自我血糖監測即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工具。

什麼時候該考慮做連續性的血糖監測呢?當懷疑患者常有反覆性低血糖的狀況,或須評估患者是否有不自覺的低血糖症狀,以及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時,都適用此項檢查。另外,孕婦因病情所需,必須全天監測血糖值時,或評估兒童是否有半夜低血糖,或是為追蹤新的治療方式之療效,都可考慮使用連續性的血糖監測。

臨床證實,患者經過連續性的血糖監測檢查後,不但血糖控制獲得改善,臨床醫師也可藉此歸納出病人主要的問題所在,分析是否存在半夜低血糖,或是黎明現象等。此外,也可觀察飯後血糖的竄升情形,及飲食與藥物相互作用後呈現的血糖值變化,這些都有利於臨床上患者的衛教和藥物劑量的調整及投予的時間。

但因連續性的血糖監測屬於較昂貴的檢查,使用時,還須輸入四次的指尖血糖值做為校正,否則所得到的資料可能有所偏差;另外,因本身無法隨時讀取某個時間點的血糖值,必須下載到電腦才能顯示出所有的資料;且當血糖值較低時(低於四十mg/dl),敏感性即不足等,都是目前此檢查還須改進之處。所以,連續性血糖監測目前僅能當做輔助性的工具,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自我血糖監測在血糖管理所扮演的角色。

《醫學小百科》連續血糖監測儀

連續性的血糖監測儀(CGMS)是在西元一九九九年經美國食品暨藥物檢驗局(FDA)認可通過的監測工具,其設計概念來自二十四小時心臟節律的心電圖( Holtermonitor)。

這是利用一個裝置在皮下脂肪的感應器,每十秒鐘會把訊號傳遞到機台,每五分鐘會把這些訊號值強弱做平均,並轉換成血糖值儲存下來,所以一天會有二百八十八個血糖值被記錄下來,也可以顯示血糖值的起伏變化。(文�林世鐸)


原文刊載於自由時報 健康醫療版E8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